孙泰笑道:“看不出,贺爷还是个忧国忧民的主儿呢!”
吕敬却摇头:“我想起了元人张养浩的《山坡羊》: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老百姓嘛,生来就是受苦的!谁让他们不会托生个富贵人家呢?”
岳大方赞同的说道:“这话没错!人之命,天注定。要服命啊。老百姓托生在了穷苦人家,就要服自己的命!朝廷里那些掌权的,也别老想着逆天改命。”
贺六道:“你们说到天,我倒想起了王安石变法时说的一句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道,人言不足恤。”
吕敬道:“王安石再厉害又有什么用?搞了几十年的变法。到头来,还不是丢官罢职,忧郁病死?他一死,他制定的那些新法,马上就被废了!”
贺六心忖:看来,张居正将来要施行新政,必然会遭遇重重险阻。至少,眼前这三个鸟友,会死心塌地的反对新政!
贺六道:“咱们不是说鸟呢么?怎么说到政事上去了?莫谈国事啊!我听说锦衣卫和东厂的耳目遍地都是!咱们妄谈国事,让他们听见,不得把咱们都抓紧大牢,吃他几个月的牢饭?”
贺六此言一出,旁边坐着的一个茶客,“扑哧”一声把刚喝进嘴里的茶全都吐了出来!
这茶客不是别人,正是东厂掌班太监张鲸。张鲸受命贴身保护、监视贺六。每回贺六来茶馆喝茶,他都会跟来。
他心忖:您老可真会逗闷子!普天之下恐怕还没人有胆子抓六爷您。
贺六赋闲在家,迷上了养鸟、泡茶馆。
这日,他拎着个鸟笼子,来到京城之中有名的老裕泰茶馆。
贺六新认识的三个鸟友,纷纷围了上来:“贺爷,您来了?”
这三个鸟友,一个叫岳大方,七十来岁。他做了一辈子的商人,现在老了,把生意都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打理。整日里的养鸟、斗蛐蛐儿,消磨时光。
一个叫孙泰,五十来岁,要说他身上还有千户的世袭职衔呢。只不过他从未到任过,一辈子空吃这份饷银。
一个叫吕敬,六十来岁,是个老举人。他醉心科举几十年,却一直没有金榜题名,高中进士。他一生只在江南做过一任县主簿。好在他有举人功名,可以免田税。几十个百姓将自己的土地挂到了他的名下,少交些田税。少交田税的两成,百姓们会双手奉给吕敬,作为挂靠银子。吕敬有这笔进项,倒也是衣食无忧。
这三个鸟友,都是有闲钱,又有闲工夫的。没钱没工夫,谁会泡茶馆?
这三人并不知道贺六的真实身份。贺六哄骗他们,说自己是个商人,在江南有几个商行。
贺六坐到茶桌上。小二高声道:“贵客来了,上高的!”
孙泰道:“贺爷,您看看我新淘换的这只画眉。呵,您看这喙,这毛!简直就是灵物啊!我一不高兴了,它就撒了欢的脆叫,讨我的欢喜!”
贺六现在也算半个养鸟的行家,他看了看那只画眉,道:“这鸟是好,想必价钱也贵吧!”
吕敬在一旁道:“孙爷花了四两六钱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