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论英雄

茶水任它放冷,不去管,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袁世凯道:“一千八百年前,董承密会刘备除曹,曹操知后,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曰:唯天下英雄,唯君与曹尔。你看今日之情境,像不像是三国演义说里那一幕,只可惜咱们这里喝的是茶水。”

袁兆龙笑道:“这个喻不太恰当,袁公不是曹操,袁某也不是刘备。袁公活的不必像曹孟德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活的那么累,只要袁公点头,民国的大总统是您的。而我也不是刘备,没有野心,做人从不虚伪。青梅煮酒也不至于,袁某怕袁公请的是有来无回的鸿门宴。”

“说的好。”袁世凯满意他的回答。

袁兆龙直接的向他表明了心迹,自己绝无争夺天下的野心,是一个老实人。

“小兄弟是个爽快人,老夫喜欢你这种直性子的人。这也不是鸿门宴,多次从华浦口听说你,对你褒赞又加,老夫心生好,是单纯的想邀请你来京见证历史时刻。”

“历史时刻?莫非是清帝退位?”

袁兆龙瞬间懂了他的意思,袁世凯这是想在自己这个“革命军最强指挥官”面前亮肌肉,通过自己让所有革命党同仁们知道只有他袁世凯能保护大清国,也只有他袁世凯能让清帝退位!来一个敲山震虎,展露实力,威吓革命党。

袁世凯笑道:“你直说对了一半,还有我职大总统仪式同时举行。”

“额?大总统职仪式,不是在南京举办吗?”袁兆龙皱眉道。

虽然他人不在南京,但是根据身处南京的湖北特使张德彪陆陆续续传来的情报,对于南北和谈大体内容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一些的,其好像有一条,民国首都定在南京,大总统职仪式必须在南京举行,袁世凯这是个什么意思?还没当总统呢,开始违背条款协议了。

冯国璋看出袁兆龙的疑惑,冷笑道:“实话告诉你,国都定在哪里,总统在哪里当,都是我们说了算,只要我们不认可,所谓的合约是废纸一张!”

冯国璋又说道:“再告诉你一件事,大帅看得起你,是你的荣幸,想要重用你,提拔你。加入北洋,归顺到大帅麾下,让你有所作为,成一番事业,功成名,青史留名。亦或者是继续跟着那个姓孙的,一条道走到黑。一条明路,一条死路,你选择那条路。”

冯国璋话说的很直接,袁兆龙看向袁世凯,而袁世凯也在眯着眼睛看着他,等着他的选择。碍于身份,袁世凯不方便说的话,冯国璋都替他说了,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好一出双簧。

说不是鸿门宴,这鸿门宴还要狠毒,谈笑间,步步紧逼,每句话都暗藏杀机,袁兆龙句句小心谨慎,到头来还是被冯国璋把天给聊死了。

袁世凯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知道,只要自己点头,加入袁世凯阵营,归顺北洋,以袁世凯对他的欣赏和器重,将来他的地位绝不会低于北洋三杰。

而他一旦选择跟着孙先生的话,他不会怀疑,出了袁府的大门,会横尸在大街。一条是通天的黄金大道,一条是通向地狱的阴间小路,正常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是袁兆龙不一样,他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如果硬要他说有野心的话,他的野心其实很简单,想还给这个世界一个公道安宁和平,结束这纷争的乱世,使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一个太平国家。

让他违背初衷站队,这个不太可能。

“佛教的信徒们敬重佛祖,吃斋念佛,期盼早登西方极乐净土,道教的信徒们叩拜三清道祖,寻求长生成仙之道。信仰是一个人毕生的追求,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而袁某也是一个有信仰的人。”

袁兆龙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而是说了一堆似非而非的话,云里雾里,让人听不太懂。

袁世凯问道:“你的信仰是什么?是怎样的信仰会前途更重要。”

袁兆龙答道:“民主,共和。这四个字足够令我追随一生,我将穷尽一生的时间来追逐这四个字。倘若大帅能够一直践行民主之路,那我袁兆龙将会永远是您最忠诚的部下。”

“民主,共和?呵呵,我懂了。”

袁世凯对这四个字嗤之以鼻。“当家做主一个人够了,国有四万万人,倘若都来当家,岂不是乱了套了,荒唐至极。”

袁世凯一开始没将民主共和放在眼里,虽然他口口声声称呼要带领这个国家走向民主,在他这里,民主和军队一样,都是他夺取天下的一种手段而已。

这么虚无缥缈的四个字竟然还有人走火入魔般的去追求,这简直是不可思议,没有明着答应成为自己的部下,反而要去追求看不见摸不着的民主,这让他对袁兆龙感到有些失望。

没能直接收复袁兆龙让他为自己效力,反而让他宣传了一通民主和信仰这类没有丝毫营养价值的废话,袁世凯的心情有些不舒服,态度也冷了下来。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