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大喜道:
“有仲康在,马超必破!”
许褚入了营道:
“丞……丞相!某愿请战!”
曹操忙道:
“仲康大病初愈,来日再战不迟!”
当日,令众将散去。
又过几日,但见于禁神采飞奕走入大帐道:
“丞相真神机妙算!”
入至大帐方才续道:
“丞相,某连日来深入敌境,发现西凉各部重兵集结于潼关,潼关以东、以南、以北,则有马沅、成宜、李堪、侯迁、张横等部驻守在各个渡口。而潼关西面,离潼关稍远一点的渡口蒲阪津,竟无人防守!”
曹操一副早已料定的表情道:
“马超之败,便在旦夕!”
正此时,徐晃起身道:
“丞相,某愿引本部人马暗渡蒲阪津,抢攻敌人后方!”
眼下,曹操与马超集结重兵在潼关及潼关北线、东北线、东南线对峙,谁都不知道对方究竟有什么打算。而目前的形势来看,西凉优势尚在,只不过西凉军善于平原做战,却不善于攻城掠地,故而,虽有优势,却不能一举根除了曹操。而徐晃渡过蒲阪津即可控制整个河西地区,的确对曹操大有可为。
曹操沉思片刻微微一笑道:
“出兵时,诸将俱言当从邺城到关中走河东最是方便,孤故意绕道南下渡过黄河,再东进潼关,其意正在于此:使马韩根本感觉不到来自河东的危险。眼下,大计已成,正可分兵赴潼关以北及东南方向,借以牵制马超,让他把主要兵力放在渭水以南,在渭南布防。如此一来,马超的河西则更加空虚。这样,咱们就可以由河西渡河长驱直入了,如何?”
众将闻言齐声喝道:
“丞相英明!”
{}无弹窗西凉铁骑本就闻名华夏,此番曹军首战失利,更令曹军众将对西凉心生怯意,而众将见连曹操都如此狼狈,士气更弱。而马超连日来又令军士将自己把曹操杀得割须弃袍编成顺口溜在阵前讨敌骂阵:
“西凉锦马超,阿瞒真草包,潼关瞎逃窜,割须又弃袍!”……
曹操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一事,传遍九州,一时间,马超身价倍涨。直气得曹营众将浑身打颤,但眼下,许褚水土不服,曹营上下,又无人敢应其锋,也只能忍气吞声。曹操无法,只得令手下将士坚守寨栅,深沟高垒,只守不战,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势。
而与此同时,西凉各部正陆续赶往潼关关前,不时便有西凉各部抵达关前的消息传入曹营,曹营众将更是忧心忡忡。
这日,曹操正在营中主事,忽有细作来报:丞相,羌人两万骑兵来至关前。
曹操闻言眉头微怔:
“可是有天下第一骑兵的羌骑?”
众将闻言,俱是眉头一皱。他们虽然未见识过羌骑,但也听说过羌骑是西凉骑兵中的骑兵,与当年名震天下的白马从义齐名。而不同的是,羌人是巫族,天生便善骑射,而公孙瓒的白马从义则是公孙瓒训练的,而且讲究战术阵法,人数上也是有限制和要求的。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骑兵能齐名,可见羌骑的厉害。
但羌骑唯惧马超,在数次与羌骑的交战中,马超竟能屡挫强敌,使羌骑闻风丧胆。这不是因为马超的骑兵有多厉害,而是马超的实力。有这么一支骑兵,再加上马超统率,这个威力,想想曹操都不由得头疼。
见众将神色中俱现忧色,曹操却不由哈哈一笑:
“看来此番定可大破西凉。”
众将闻言俱脸现异色,曹仁奇声道:
“马超添兵,实力大曾,丞相何故不忧反喜?”
曹操看了看曹仁又长声大笑道:
“孤先迈个关子,待孤平定西凉再告诉你等原因。”
众将闻言俱是面现诧异,不知曹操迈得什么关子,议论纷纷。
曹操一脸轻松写意:
“现下潼关难破,诸位有何高见?”
众将闻言,登时没了讨论的兴趣,俱是低头不语。曹操洒眼望去,目光落在贾诩身上:
“文和自幼在西凉长大,最是熟识西凉兵,不知有何高见?”
贾诩依旧眯眯着眼睛,闻言良久方才如睡醒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