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3章 集中精力办大事

大明影侯 醉颜7点5 4641 字 2024-04-20

所以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尽量把各个部门的职责越来越明确。

不管他们怎么做,都不会超越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而统筹,最后的工作就在于建文皇帝朱允文。

京师里的改变和京师附近城市里的改变,方中愈都是知晓的,手下人也会把那些信息不断的送上来。

这些消息对他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这也可以作为他判断之后要进行哪些活动的重要依据。

很多外地过来的学子在第一时间来到京师之后就感觉到京师越发的有大国气象了。

虽然他们也没有见过几个国家,没有去过其他的番邦,但是他们能感觉到大明不一样了。

干净的街道,来来往往的人们。

时不时出现的应天府的衙役。

之前巡逻的那些卫所兵,现在也依然在巡逻,不过没有之前那么紧张,至少现在是和平时期。

平叛战争已经结束了,京师里该清扫奸细,一惊一变,一变的清扫之后应该是没有太多了,当然藏的深的也可能存在,不过目前应该也不会跳出来。

到这个时间还没有被抓出来,要么是他的能力太强,要么就是有人保护着。

要么就是上线都已经死掉了,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些都不在重要了。

但是他们的职责却没有改变,依然在巡逻的整个进程,他们要负责京师内部的治安情况。

方中愈除了在北方编练新军,在京师希望陛下组建皇家军事学院以外,没有对卫所进行大规模的改变。

主要原因是因为大都督府和兵部还有建文皇帝朱允文这三方目前的关系比较微妙。

他还不想打破现有的情况,对于他来说事情做的越简单越好,但是皇帝如果掌握不了军权的话,很多事情都难以控制,所以他现在还在想到底要怎么做,组建皇家军事学院只是第一步的过程。

之前的事情难以说清楚,但是以后就必须要说清楚了,这也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希望看到的。

毕竟之前统领军部的是大都督府,但是如今分为了五个都督府,其实权力还是相对来说,削弱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后来?

大都督府,只能屈居于兵部之下,毕竟兵部尚书以后是要入阁的。

当然,这是前世成组后期发生的情况。

如今燕王朱棣并没有成为大明天子,那么以后的内阁,还会不会出现还很难说,那些人现在其实位置都没有动,毕竟建文皇帝朱允文手下的六部尚书依然还在位置上。

也因此未来在历史上占了很大一笔的三杨,如今还在原来的位置上摸爬滚打。

方中愈按照之前,现在一按部就班的选拔人才。

按照他头脑中的记忆,11对比。

有人办事,就是不一样,毕竟他一句话,如今很多人都要位置劳动。

所以锦衣卫内部藏有很多人的档案。

锦衣卫基地里面的档案室如今越发的扩大了,不仅仅在地下延伸地面上的建筑,也越来越大。

很多人的权限都不够,但是保卫也非常的严密。

那里面的东西看的人越来越少。

不过对于方中愈来说那些都是保障。

未来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还要依仗其他人建文皇帝,朱允文不可能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都拦下,但是他又要避免出现向后世内阁,那样的情况。

虽然那个体制不错,但是方中愈不希望出现那样的情况。

曾经有人觉得内阁的出现是很好的,至少可以在皇帝如果不勤勉政事的时候,整个国家还会运转。

老百姓们也不会遭殃,但是其实那种情况等于把皇权交给了臣权。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不管是方中愈还是建文皇帝朱允文都不会把这样的事情发生。

方中愈是知道这样的事情,所以他选择了反对,但是建文皇帝不知道,他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情况,但是他隐隐猜到了当初方中愈跟他讲皇权,臣权,民权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说的那一番话。

恐怕从那个时候起,方中钰都已经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朝廷有很多出现的情况。

所以在那个时候都已经提醒建文皇帝,朱允文了,一定要把握这三者的关系。

时间是宝贵的,大家都在卯着劲做着自己的事情,皇帝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所以他们必须出来看看他们要获取更多的消息,只能来锦衣卫,但是方中愈并没有阻碍那些人。

锦衣卫北镇抚司是现在大明整个部门中运转最快的。

因为有着他的存在,大明朝廷如今的军事改革,正在风风火火的进行驸马爷梅殷,魏国公,徐辉祖大将军盛庸,一直都在北方练新军。

各部人马都在快速的蜕变着。

不仅仅是经济,还有各种各样的装备,都在源源不断地送往北方。

他们看着军中发生的变化都有些高兴,毕竟整个军队有人能力,心中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以前那种熄灭的心思,如今又起来了。

改革是一定要改革的,至于于改革到多大程度,还需要朝廷来把控。

方中愈也不清楚自己现在到底能做多少事情。

但是他可以确定这些事情,只要他努力去做,一定可以完成的,对于很多人来讲,一辈子的成绩,可能就那么一点了,但是对于方中愈来讲他所做的事情,才刚刚开始,他要带领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帮助建文皇帝朱允文守住这一片江山。

如今他想做的事情才刚刚开始,其他人自然要跟随他的脚步,大家只能感觉到越来越忙碌了。

没有傀儡,没有抱怨。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定位上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方中愈之前手下的的人如今都可以独挡一面了,甚至是很多人都已经在江湖上或者是朝廷上有了名声。

李哥去了北方,北方,如今在哪里还不知道,但隔一段时间总会有消息传回来。

方中愈没有拒绝,他也没有阻止他,毕竟那个女人还没有出现。

从他的内心来讲,他也是想知道那个人到底去了哪里?

正式因为如今各种事情太多牵扯的事情太多,程序也很复杂,一切都毫无头绪,只能说在摸索着前进,所以各位王爷的封地一事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但是他们心里也越发的期待了。

朝廷,现在所做的事情也让他们明白皇帝的心并不在他们身上,或者说也许离开整个国境之内是最好的选择。

当一个太平王爷,或许没什么不好,但是给他们来说是真正的压力。

这个时候吃喝玩乐也是可以的,只是越往后就更难了。

看如今进入皇帝朱允文的架势,是不会允许很多东西存在的,既然那些王爷们如今还享受着王爵,以后后代还能不能继承王爵?还能不能世袭罔替?那就难说了。

京师发生的变化,也影响了很多的人。

很多人都在期待着大明能够带来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廖氏兄弟的货栈已经开始在组建商队,他们要去更多更远的地方。

对外宣称是要去获取更多的东西。

但是那的到底有什么情况吗?谁也不知道?

以后的事情谁说的清楚。

既然是这样,那就只能更努力的去做了。

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是可以决定很多事情的。

目前他们看到的只是其中之一,而这之一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不可以被忽视的在很多人看来这只是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现在一样更多的人。

大家期待去做一些更好的事。

但是这件事情看起来很简单。

简单到他们都可以来做。

只是效果没有那么好,因为,模仿,终究不是长远之计,还是需要更多的创新,虽然,他一直都在强调,但是收效甚微。

大家似乎更愿意坐享其成,直接用别人的东西。

没办法,就算是中愈有心保护大家的产权,但是,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