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去,在单位里斗心眼我就够累的了,还跑哪里斗去?不去!我和高明帮你看店,你们去玩吧,下次再给我赢个钓箱回来,我看这玩意挺好。”高胖子第一个反对,他钓鱼就是为了消磨时间,听到竞技钓里面还这么多弯弯绕,早就烦了。
“我参加,我参加,咱得不了第一还得不了第二嘛。”王健属于那种只要是钓鱼就成的。
“那好,我去打听打听,这几天还有没有更大的比赛了,到时候通知你,把你手机号给我。”杨高手和洪涛互换了手机号,也告辞离开了,洪涛临走的时候塞给他几袋店里卖的钓饵和一把赢来的鱼竿,让他试用试用,算是一点心意。
“洪涛,杨科这个人还成,多接触接触没坏处。他在单位里给领导开车,是我们一个处长的亲戚,人挺仗义,以后到赛场上有事你多问问他,他终归比咱们门清。”高胖子看问题总是和普通人不一样,立刻就看出杨高手的作用来了。
“嗯,对,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啊,要不是您帮我,我这个渔具店还不知道开到那里去呢。”洪涛明白高胖子的意思,他们这些常年混机关的老油条看人还是比较准的。
“嘿,那我还帮你去大厂拉货呢,这里也有我的功劳吧。”王健不干了。
“得,都有功劳,高明,收拾收拾,关门,今天有奖金了,不吃白不吃啊,我请客,霄云路海鲜酒楼,大龙虾可劲造!”洪涛拿出手机,给正在家里的诸葛菲打电话,让她到渔具店里来,一起去吃海鲜。
“海鲜有啥可吃的,要不我不去了,你把我那份钱给我吧。”高明不太乐意去,一边收拾一边说怪话。
“嘿,你个小子,还来劲了不是,你钻钱眼里去啦,去的管饱,不去在家看店,爱去不去!”高明一边打电话,一边和高明斗嘴。
最终,5个人挤在王健的切诺基里,一路杀奔东三环外边的霄云路,这里新开了一家海鲜酒楼,看报纸上说是龙虾半价。这几个人连吃带喝,2只龙虾外加各种螃蟹、扇贝,一顿饭就吃了1700多,算是把洪涛的奖金全给报销了。
杨高手杨科第二天就打来了电话,他就像一个经纪人一样,把一周之内的3场比赛时间和地点全报给洪涛,再把大概的规模和档次解释一下,然后让洪涛自己拿主意哪场参加哪场不参加。
按照洪涛的想法,一天一场都问题,既然要快速提升自己的人气和声望,就不怕比赛多,不过下周一的比赛他还真参加不了,因为下周一他要去驾校进行场地考试,所以只能参加其中的2场比赛,一场是周日,一场是周三,地点都是在昌平区,只不过不是一个钓场里。
这两场比赛一场是钓鲫鱼比赛,形式和规则都和上一次洪涛参加的那个一样,就是换了一个场地;而另一场则是钓混养的比赛,鱼种是鲫鱼和鲤鱼,最终按钓获重量的多少来决定名次,这样的比赛洪涛还是第一次参加。
由于王健也要参赛,所以洪涛还得给自己置办一套钓具,不过现在洪涛不用买全套的,因为上次钓鱼比赛已经奖励了一个钓箱、一个杆包、一盒鱼漂和2根钓竿,虽然那根3米6的杆子已经送给了杨科,但是剩下的那根4米5的钓竿还是可以钓混养鱼用,现在只需要补充一根3米6的钓竿、一根超网、一副架杆和其它的小配件。
要买的东西不多,洪涛也就没再麻烦王健开车去大厂,他打算就近在官园转转就成了。周六一早,洪涛带着休息的诸葛菲,坐上地铁,来到了官园。这时候的官园市场刚搬到阜成门桥北不久,它大部分摊位都在一座类似于农贸市场的大棚里,旁边的胡同中都是卖小动物、花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