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们的速度一下就快了起来。原本用近一年时间才完成了两个小时,而进起点之后,他们的速度立刻大大提高。虽然还比不上日本人那种一个星期一集的高速,但是预计也可以在七月之前全部制作完成,赶上暑期的强档播出。
春节的几天休息日一过去,杨凡便又开始了整理书稿的工作。曹琳芳和陈芊芊也都知道杨凡目前的处境,两人都尽量不打扰他的工作——这倒让杨凡不时对她们非常想念。尤其是陈芊芊,原本两人分居两地,见面的时间就少。回来之后,两人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可是好容易有机会见面,还不得不被各种公事占用了时间,着实让杨凡感到万分抱歉。
当杨凡将整理好的文稿交给老唐之后,他当场就打电话给陈芊芊和曹琳芳,将她们叫出来痛快的玩了整天。
老唐则将稿子发给自己找来的那几个翻译,整理成英文版本再次转发给schostic出版公司。收到修改版的稿件之后,schostic出版公司只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审定了第一集《黑科技时代》,并且将它与最新一集的《哈里·波特》一起推向了市场。
虽然在《哈里·波特》无比强大的销售业绩面前,《黑科技时代》第一销售日售出九十万本的成绩被完全掩盖,但是schostic出版公司依然欣喜异常。他们的儿童读物向来销量平平,整个出版社几乎就是完全依靠《哈里·波特》这一本书支撑。但现在他们终于也可以向其他的出版商们炫耀,他们不再是被人嘲笑的“harry otter and nothg”,而是“harry otter and bck tachnology”了。
不过杨凡倒并不怎么满意,毕竟这本《黑科技时代》并非出自他自己的创意。他实际上更希望《光辉》能取得好的销售成绩,可是从年前将稿件寄出,到开学为止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时间,schostic出版公司却迟迟不肯给他是否出版《光辉》英文版的答复。杨凡怀疑他们是不是认为这本书不适合儿童阅读,所以不想出版。
又等了几天之后,杨凡坐不住了。这种等待审判的感觉实在是太考验人的神经。他学以前的那位著名作家,给出版社寄了一封超级短信,信里面只有一个符号——“?”。
第一三七章 出口返销
出版社也有样学样,在第二天来了一封只有一个“!”的回信。杨凡终于放下心来,因为根据历史上的同样事件,这意味着出版社对他的文章前景相当看好。
果然,三天之后,出版社又给杨凡发来了一封信,信上提供了杨凡详细的修改意见,并且他们的签约代表也与这份修改意见同时到达。
由于对《光辉》这本书的主题比较满意,虽然它并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少年读物,但是schostic出版公司依然决定冒险将它签下来。而之前耽误了那么长时间,正是因为公司内部对是否签这一本非儿童读物而争执。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决定冒险。
《光辉》的合约与《黑科技时代》签的同样顺利,而这份合同中提供给杨凡的版税也达到了10%这一国际标准。
就在与schostic出版公司达成出版《光辉》的协议之后两天,德国的绍克出版公司也给杨凡寄来了《光辉》的出版合同。
将《光辉》的第一卷五十万字按照schostic出版公司的要求修改完毕,发过去通过他们的审核之后,时间便已经到了二零零二年的四月底。在过去的一年半中,杨凡不间断地创作了足足一百八十万字的文章。而到这个时候,预计长度为两百万字的《光辉》,虽然一度因为修改旧作而耽搁了,但也终于步入了它的结局阶段。
五一的时候,杨凡没有像往年那样埋头于写作,而是与曹琳芳一起来到了北京。首先便是看望一下有几个月没见面的陈芊芊,其次当然是要一起游一游北京。上次曹琳芳生病的时候杨凡虽然也在北京住了近两个月,但是却一直没有机会好好游览。这次当然要弥补一下原来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