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笙悄悄在心里说。
苏婵手舞足蹈地和连笙比划念叨了一番她的想法,她自己都没意识到兴奋起来她话多得不得了,而连笙站在旁边一直看着她,时而微笑,时而点头应和,从头到尾,慢慢听她讲完。
午休之后,摄影组大叔们带着倦意打开镜头,却发现镜头里两个广袖长袍的少女,从苏婵和连笙的宿舍里翩翩而来。
衣服是苏婵从淘宝上租来的汉服,这个天穿正好,不冷不热,又足够漂亮得引人注目,又因为连笙的大众知名度高,她翻出来一顶笠帽,在外边缝上一层纱,制成席帽让连笙戴上,正好遮一遮外面的阳光。
而自己对比几年前《蜉蝣》里的贺亭鸾已经长开了许多,近照也不多,苏婵便大胆地化了个唐妆,妆容厚重,粉底白而修饰得脸颊圆润,眼线夸张地往上翘,带着几分少女的精灵古怪与娇俏,花瓣唇不让人觉得突兀滑稽,反倒可爱又有趣。
这妆容将她原本的眉目掩去,苏婵保证自己经纪人陈黎来了,也要近距离看了十几分钟,才能勉强发现一点端倪。
她拉住连笙的手,推着上午两人劳心劳力准备好的小推车往外走。
摄影组好奇心大起,却碍于无法开口问,按捺住心痒痒,跟在两人身后拍摄,想看看她俩到底想做什么。
浣溪居的地理位置其实不错,出了浣花巷口是平靖路,浣花巷人烟稀少些,住着的都是老居民了,平日的游客谁也不会走进这片居民区来,因此不利于被人发现。
然而出了浣花巷口,平靖路就人流如潮了,四面交通发达,平靖路通往的平川湖也是这儿的热门景点。
往平川湖去的游客车到了平靖路和浣花巷路□□界处,正好要停下来开往停车区域,游客便在此下车,街道四周都是各种摊贩,当地特产、各式手链、美味小吃应有尽有。
六八八人民币买来的小吃车,在上午被两人好好拾掇了一番,红底黄字的“鸡蛋灌饼三块,烤肠一块五”等等都被遮盖起来,换上两人做好的“新衣服”。
只见街道中独独这辆小吃车风雅精致,车顶右侧的横杆上挂着一串剔透精巧的小灯笼,车顶三个正楷字“浣溪居”写得颇有风骨,下面则是连笙画的夕阳照水图,潋滟生光,水霞一色。
最吸引人目光的是摊主是两个盘正条顺的小姑娘,穿起汉服来更是一举一动都颇有风致,教人不知不觉就看了过去,苏婵的唐代仕女妆讨喜又好玩儿,不少人路过,都忍不住逗她几句。
“小姑娘,多大了啊,还在读高中吗?”
“小姑娘有男朋友吗,要不要给你介绍个啊?”
苏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