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做事,无一不是经过深思熟虑。
一家人听着诸葛老爷子的话,都纷纷表示一定不做对家族不利的事情,一定不给大花拖后腿之类的。
“好了,希望你们都能说到做到,大花啊,这些事情交给家里就好,你只要安心读书就行。”诸葛丰收嘱咐着。
“知道了,爷爷。”
“哦,对了爷爷,我还有一个想法,我们家是不是该买个行驶工具,这样有什么事,也不用老去村长家借了。”诸葛云疏建议着。
“驴子和牛都可以当行驶工具,但是这得多少钱啊?”大伯诸葛来荣道。
“我昨日在镇上倒是打听了一下,一头壮年驴大概要四两银子左右,加上车厢怎么也得七八两。一头成年牛大概在八到十二两之间,加上车厢大概在十五两左右。”诸葛云疏向家中众人介绍。
其实她最开始想买的是马,但是在镇上一打听,那个贵哟,立即打消这个念头。
“这也太贵了,大花要不我们家先不买了。”奶奶老陈氏一脸肉疼。
诸葛云疏想了想,还是想争取一把,“贵是肯定贵的,但是我们家有了车后,做什么都会方便很多,也可以作为家中的一项额外收益。比如农闲时,爹和大伯二伯可以轮流带村人去镇上,一人两个铜板,一个车可以做十人,那就是一天可以挣二十个铜板。还有,我们也可以低价买村里人的农作物,拉去镇上高价卖出,你们也知道镇上的物价比村中要高上不少。还可以从镇上低价批发一些生活必须品或者女眷喜欢的饰品回来,去各个村子卖,也是一份不小的收益。你们想想看,这些收益是不是比埋头干农活挣的要多。”
当然诸葛云疏也有一些话没有说出口,比如不是天天有这么多人去镇上的,比如不是每天都能把全部的货卖出去的,但是做生意哪有没有风险的。
她的目的就是以这些为诱惑,让家中众人心动,特别是让爷爷这个大家长同意她的想法。
不然这些银子放在家中,也不会平白无故的多出几两来。
最重要的是,买车可以让家中众人在农闲时多个挣钱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