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帝国主宰,一个是晨曦柱国,这两个站在帝国权利最高处的人,共同将希望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虽说几次大战下来,我们取得了胜利,可实际上危机并未解除,这份危机不仅来自帝国之外,还有帝国之内。
而这,被我称之为枷锁,神明体系下的枷锁。”
此话一落,女帝和郑道的瞳孔同时一缩。
前者经历过天灾,见过大风大浪,什么问题能让他们显露这般模样?更别说后者这位文韬武略的女帝了。
“如果不打破这个体系,晨曦的改革不会长久,只会昙花一现。
甚至,
当科学力量示弱后,还有可能遭到神学的反弹,届时,帝国必然出现分裂的结局,这也是为什么要收回雪域高原的凛冬城和古蒙以及拿下南国控制权的原因。”
凛冬城和古蒙,是女帝暗中允许的,否则,晨曦入侵永久中立的古蒙,只怕早就在国内引起舆论抨击了。
总有些迂腐之辈会发出不合适的声音,而这却又恰好代表了被神学浸染几十年的民众思想。
女帝并未反驳他的话,只是深深问道:“可有解决之法?”
对于这个问题,郑道非常清楚,这也是他为什么迟迟不回暗月城,要在帝都主持大局的原因。
他清楚晨曦帝国的最大问题所在,稍有不慎,就会走向毁灭。
罗马为什么要强行占有雪域高原?神明为什么要分裂古蒙?为什么要让罗刹的部队进驻海参崴?
如果开启上帝视角的话,就会发现这种种行为,分明就是神明控制的三大帝国为了压制晨曦而套上的锁链。
眼下,锁链被砸碎了,几次大战下来,该收回的也都收回了,一片欣欣向荣,但本质上却是虚的。
这问题李若愚曾经思考了很久,每次大战,天空都会出现卫星来探测数据,他一直以为会有神明组织更强大的力量来镇压,结果持续到长城之战后,都没有出现。
后来才惊醒,自己沾沾自喜的胜利,在神明看来,只不过是打碎了第一个锁链而已。
要知道,当前世界神学才是主流,绝大部分民众的思想还是蒙昧的,天灾后成长的人,根深蒂固的信任神学,短短两年的改革,哪能轻易动摇他们的想法。
高层说改革,下层说好。
他们只是在被动执行,并没有主观的去接受,而这就犹如弹簧那般,压缩得久了,迟早会反弹。
而这反弹,对晨曦来说是就致命的,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直至晨曦崩溃,这便是为什么到现在作为人间神明代言人的教皇,还没有亲自出面的原因。
一个国家,岂能和世界作对?
李若愚道:“我将这计划命名为百年之破局大计,只是想要执行下来的话,还需要陛下您的支持。”
“说。”
“破局的关键,要从多个维度去落实方可,首先,工业化的根本国策不能动摇。”
工业化是主体,全面工业化才能提高农业产量,只有吃饱了肚子,才有力气去反哺工业化的进程,而这却又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问题,因此又会牵扯到思想教育的普及上,思想的端正,才能在学习上获得进步。
“北疆长城战,臣用迂回战术,断了罗刹的补给,赢得了这场大战的胜利,一举歼灭罗刹白鹰联军的主力,但后来发现,实际上咱们也有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