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献帝刘协

鬼才郭奉孝 左篱 1284 字 11个月前

开口道:“嘉以为虽然文若和司空大人的计策可以抑制世家子弟胡作非为,但实际上世家子弟胡作非为的根本原因在于朝廷中选拔人才主要是通过士族推荐而产生的,从而导致世家力量在朝中坐大,无可约束。嘉以为若是想要治根而非仅治标,关键在于改变朝中官吏任用的方式。”

“哦?”听到我的话,刘协饶有兴趣的放下笔侧过头,示意我继续说下去。

“进行科举制,先在各县实行乡试,选拔一部分人。再将这些人聚集起来到许都进行统一科考,从而选拔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等等奉孝。”同样一直在认真听我的话的荀彧思索了许久,开口道:“科举制听上去可以改善用人制度,但实际上现在只有世家子弟才有实力可以上得起私塾,所以哪怕进行科举也只有世家子弟才能参加科举,最后的结果同样是……”

“所以关键就在于教育的推广。”我打断了荀彧的话,笑得一脸璀璨:“陛下,寒士没办法受到教育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书可读。前几日司空大人的大公子发明了一种方法,可以用十分廉价的材料制作出来纸张,这比起竹简就价格降低了许多。而在印刷上,嘉以为可以对常用字制作模具,从而进行批量的书本生产。由国家统一拨资建立初等私塾,每一个大汉子民的子女都规定必须到初等私塾进行学习。而若是想要到高等私塾进行学习,也要进行考试。录取时,不论家世,只论成绩。”

“郭爱卿。”一直认真倾听的刘协突然出声到,眉宇间已不似一开始的温和,而是极度的严肃:“你可知这是如何大的事情,一个不小心便有可能引起世家的不满,导致朝野混乱,国家危矣。”

如果你说的是汉朝的话那早就危矣了,不差这一下。我暗暗在心中诽议道,但我还是对着刘协深深的鞠身一拜:“嘉不过是臣子,只是提出自己的见解罢了。”

刘协又深深看了我一眼,最后叹了一口气,在那份奏章上仅仅是批了通过,并未再加批示。然后展开那份讨伐袁术的圣旨,拿起玉玺在上面盖了玉印,把它交给了荀彧,悠声说道:“朕今日累了,你们先退下吧。”

“是。”

躬身又一拜,我和荀彧毕恭毕敬的退出了大殿。

“奉孝,你刚刚……”

“文若。”我揪揪他的袖子,给他指了指旁边的宫人“这里人多嘴杂,等出了皇宫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