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课上辩论

鬼才郭奉孝 左篱 2246 字 11个月前

很快便就可以将其镇压。”他话音刚落。四周便一片赞同声,夫子的脸色也好了许多。

“不明大义之民?!请问兄台,倘若一个人食不果腹、漂泊流离又有何心情去谈家国大业?!人民为何会归附于国家,是因为国家能够提供给人民所需要的安稳的日子!民若水,朝廷若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只为所谓的国家大义而放弃人民的利益,那所谓的大义最后也不过是披着大义外皮的为保护高官们吃喝玩乐的笑话罢了!”

“你……”

“记得秦朝末年陈胜曾经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现如今也一样!没有谁是注定天生的王侯,能够真正决定国家命运的就是人民!说到这里,我不禁多问一句”我轻咳一声,继续说:“夏商周、春秋战国、再到高祖伐秦建汉,这天下从来就不是一家之天下,而是千家之天下!”

说完这些,我便悠然的坐下了身,掏出纸扇颇有趣味的看着听完我的话气的怒发冲冠的各个学士,他们气急败坏的用手指着我,却不知道如何反驳。

呵,看来当初大学参加辩论赛的功底还在。我完全无视他人的怒视,心中反而有一丝开心。

“咳”突然,夫子干咳了一声,但夹在这片寂静中好不怪异“今天的课就先到这,大家散了吧!”说完,也不管一干学生如何,便自顾自的走出了学堂,临走前还深深望了我一眼,我扇着扇子坦然回视。

下了课,学子们零零散散走出学堂,几乎每个人都会要不不屑要不无奈的看一眼在夫子走后就趴在桌上继续梦会周公的我。

“奉孝……奉孝……”

“嗯啊?……”

“你再不起天都要黑了。”

“哦……啊?”我连忙坐起身,正对上荀彧半笑的脸庞。四处一环视才发现学堂里早就空无一人,就剩下我、荀彧、上课和我辩论那个学子以及一个陌生人。于是我自动迷惑样望向荀彧,后者一幅了然的神色,很尽职尽责的给我介绍道:“这位是我的……额……侄子荀攸,字公达,虽然还比我大五岁。”

原来这个陌生的学子就是荀攸呀。后者接受到我的眼神后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这位是戏志才,他平常是个

很随和的人,奉孝你能在课上让他那样气愤难当,倒也真是厉害。”

这就是戏志才?我好奇的打量过去,课上的时候因为辩论没仔细看,这厢细看才发现他到也生的英俊,但半黑的面色明显折损了英俊的面庞。

“那文若你是好人还在这里等我就罢了,他们俩是……”

“戏志才说课上的时候因为夫子他没有完全的阐述好自身观点,所以打算和你再辩一场。至于公达和我……”荀彧无奈的一摊手,嘴角露着几丝让我寒了一下的笑意“我们只是想看看奉孝能不能把戏志才辩的无言可对而已。”

感情文若你不是好心在这等我而是拉着侄子来看戏的呀!

“你们怎么确定一定是他把我辩倒?!”戏志才不爽的看了一眼两位好友,又冲我说道:“对于奉孝课上说的那个观点,我仔细想过其实也是对的。但是黄巾之乱的首领不仅是引导人民过上好生活,而是妖言惑众迷惑人心,敢问奉孝这也算是益处么?!”

……不愧是曹操的首位谋士,能够闭过我辩论中的锋芒从侧面进攻,不过……“我好像,从来没有说过这是益处吧。志才兄,我在课上所有的论点都集中在此次起义对朝廷的冲击程度上。我明白这次起义在领导和结构方面都欠缺很多,所以其实根本不会导致什么根本性改变,但至少能够冲击朝廷现阶段腐朽的制度。恕我直言,倘若这汉朝不从这次黄巾起义中吸取教训,天下姓刘的日子也并不长了。”

一番话,剩下三人听的都目瞪口呆。我的话几乎是名言要造反了。但还好这三人都是有志之士,明白我这话中表现的是铮铮希望国家改革的爱国之情。

虽然我这么说真的是因为这天下不会信刘了……

言罢许久,戏志才突然对我拱手道:“听奉孝一席话,在下才明白要报效国家不仅要一味的接受,更要深明改革,直言上谏。在下为之前的失礼之言道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