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热线网页忙完后,带着二十份简历出了“吉大电脑室”,已经是上午十点了。在书报亭买上一份特区报,刘益之跳上了29路公交车。
坐在公交车上,透过玻璃车窗,看到两边的荒地、高楼和工地。这座城市正在日新月异,上一世的自己是这座城市日渐繁华的经历者,却做了一个可悲的旁观者,隔着玻璃欣赏到了美景,却没有抓到其中一丝的利益。现在的自己,真的不能再这样做了。
换了三趟公交,摇晃了近两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红岭区的市人才市场。
现在是午休时间,路上到处可见来求职的人。他们有男有女,有四十多岁的大叔大妈,有十岁的少男少女们。他们有的衬衣皮鞋,有的t恤拖鞋。憧憬、激情、忐忑和疲惫在他们的脸色交替出现。
找地方吃了中饭,赖在那里吹着风扇休息到一点十五分,来到人才市场大门口,已经密密麻麻地排满了人。
刘益之挤在中间,拿出了特区报。现在的特区报每天一期,每期都会用两三个版面刊登当天人才市场的招聘单位和岗位。在公交车上,刘益之就已经挑选好了。
现在来招聘的单位百分之八十是工厂,但刘益之是不会进工厂了,饿死了也不会进工厂。电子元件贸易公司很少,只有六家,刘益之把他们的位置再记了一遍。
时间一到,人流开始慢慢涌动,随着楼梯绕了三层楼,到了第三层,有个大门,七八个人捏着一把票,胸前挎着一个包,在那里检票售票。
十五元一张票,上下午两场通用。很多人上午进场转一圈后就走了,也有很多下午才赶来,如刘益之这样的。
刘益之递过去五十元,工作人员对着灯光照了照,又搓了搓,确认无误后塞进包里,翻出三十五元,连同撕下票的递给刘益之。
进了会场,里面是一间间的小阁子,一眼望去,一排排的十分整齐。x事可乐,富x康,xx精密,xx机电等大牌企业,都是四五个阁子打通连在一起,门口挤的人也最多。桌子后面的单位工作人员扯着嗓子喊。
“这里只收普工简历,要求学历高中以上,二十五岁以下,没达到要求的不要投简历。”
“我这里只招储备干部,要求大专以上,三十岁以下,没达到要求的不要递简历。”
时不时地看到有简历被从阁子里扔了出来,飞过人群的头顶,落到了地上,然后被无数的鞋子踩踏,雪白的纸张很快就污烂不堪,面目全非。
刘益之从这些企业摊位门前飞快地走过,尤其是台资工厂,都不正眼看一下,他跟“台干”八字不合。
直接来到第一个目标,一家港资背景的电子公司,某几个欧洲品牌元器件的代理商。这里的人很少,排在刘益之前面居然只有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