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看看…”徐由自告奋勇,关山国却不同意:“你拿着器材先走,小莫,你去看看靳雷怎么搞的。”
莫青松歪歪嘴,指着背上的包说:“关老师,我这手里提着两袋,背上还背着两包,你让我去?”
“那怎么办?靳雷人又不见了。”
“还是我去吧。”
徐由把器材往地上一放,就小跑到来时的路上。
这不怪关山国,刚过了一个小弯,正好挡住视线,要说靳雷也没落后多少,人就在不远处那揉着腿。该他拿的几袋东西,也不算重,都是些防护衣和口罩手套。这还都是在京都买的,谭老问过这边考察队,顺路拿过来的。
“徐由,你说我命苦不苦?”
“又咋地了?”
“追你表姐追不到,还要干这苦力活,我们是考古队,又不是民工。”
“得了吧你,就你这样的,做民工还没人要呢。”
徐由将他拉起来,随手就把那两袋东西给提上。二十多斤而已,根本就不算什么。
“哎,我都后悔学考古了。”靳雷有感而发,以他的成绩,学别的专业也没问题,可家里说考古好,不一小心就发了,就是发不了,找工作也稳定啊。不是进到各级的博物馆,就是进到文物局。再退一步,也能留校任教。反正这专业人是少,可需求绝对不少。
再退一万步说,学来这些知识,去做文物贩子,去文物市场低买高卖的,也能发些小财吧?
要说靳雷家里虽然是小康,可都是财迷。眼里就只剩下钱了,用他的话说,没啥追求。
“现在转专业可来不及了。”
徐由让他跟紧了,再掉队,那可没法帮他了。
徐由和靳雷一跟上去,关山国也说了靳雷几句,又看他手里没东西,递了一箱矿泉水给他,才又走到前面去了。
一路快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墓群地点,这边早就热火朝天的干上了。没挖出来的都拿着小旗子,做好了标志。那挖出来的那几个坑,都在做进一步的清理整理。旁边搭着二三十个帐篷,还有正在砍竹子要做屋子的。光是帐篷可不够用,这接着还有队伍要过来,算算至少有上百人。
这还不说从京都市里找来的苦力,这些人不能做精细的工作,可外围的一些活,却能让他们干。
一位英国佬就是负责指挥他们的。
徐由一眼就看见了杨教授,她正叉着腰在那看着挖出来的墓坑,双眉紧蹙,像是在想什么事。
“器材就放在这儿吧,昨晚那雨幸好不大,现在都要来了一堆的雨皮,这正在准备盖上。”一位负责人和谭老握手后,直接就说情况,都是老相识,也不用说什么客套话,这边任务烦重,那些话就留着以后再说,“你带来的学生,先住在东边的201208号帐篷吧。等那些木屋修好,再依次住进去。老谭,你也要委屈了。”
“呵呵,这事跟咱们以前挖那个大墓比起来算什么?”
那负责人也笑了,那可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华夏的考古条件很艰苦,自然没什么条件,都是靠着一腔热血在干活。
“小关,你跟老王认识下,他负责统筹,然后你就带学生们先熟悉下环境,下午再动工。”
“是,您好,王教授,我叫关山国…”
徐由走到杨教授身边,发觉她身高比照片上看起来还要高一些,少说也有一米七五七六。有牛仔裤的衬托,让她的身材也看起来格外的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