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西部大开发(第一章,求月票!)

王清雅点点头:“没错,原本一开始是想直接分片区招标的,可是资金缺口太大了,恐怕没人愿意做。现在正在讨论你说的这个办法,可是有人提出来这么做的话进度会拉的很长,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西北地区都会出现城市有信号,农村信号差甚至没信号的情况。”

“这就是咱们的机会了!”李诞说道:“西部大开发需要的通讯设施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咱们随便给你弄几个标,你不就进入市场了嘛!”

周斌赞同道:“没错,要我说,一开始价格可以适当放低一点,等慢慢有了口碑之后再追求利润。”

王清雅也是这么想的,她说道:“周斌说得对,我们尽量争取几个资金好的标给你做,反正市场那么大,一开始咱们也别太贪了,做市场就得慢慢来!”

几人的想法都没错,赵启明也明白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只要能利用这次机会进入市场,那以后就大有可为!

不过,他心里隐隐觉得一个巨大的机遇摆在自己面前,像西部大开发这种事情一辈子可能也就遇到这么一次,这么大的机遇自己却只能做其中一小部分交换机,总是有点不甘心。

第二天他便立刻飞往深市,在刘海平的统筹下,深市的工厂规模越来越大,新的厂区正在建设当中,预计半年内即可完工,虽然目前除了手机和交换机以外还没有别的生产线,但多项产品都已经建立了技术小组,研发工作一直没有停止。

而通过苏子涵不断的收购,现在qm集团在全国已经有了超过五十家工厂,当然,这些工厂的规模都比较小,绝大多数其实比小作坊强不了多少,这些工厂现在基本上都在停产状态,所有技术人员都在研究从国外进口的设备。

刘海平的想法是,与其使用老旧的设备和技术生产过时的产品,不如先专心学习,说白了,也就是抄袭。

对于这种做法赵启明是赞成的,华国目前的通讯技术确实比西方国家差了很多,没必要非得坚持什么都自我研发,否则需要的时间太久,而且在你学习的同时国外的那些公司也一样在进步,两者之间的差距需要很多年才能消失。

抄袭,虽然不好听,但当年华为的交换机一开始不也是买来进口设备然后用逆推法才研发成功的嘛,只要抄袭能够对自己的技术发展有所帮助,那赵启明并不在意这种行为好不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