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他预计的,第一款功能机就算卖的比较火爆也不会引起米国政府的关注,毕竟名义上这是米国货,所以暂时还算是安全,只要qm集团短期内别在半导体行业冒尖就行了。
最终,赵启明还是将第一款手机命名为qm一代,简称q1,这款手机跟qm的关系瞒不住,所以也没必要藏着掖着,干脆就随便以q来命名,听着也不像是华国造的东西。
1999年,造一款功能机有多简单?
答案就是有钱就行!
无论是米国还是欧洲,甚至是霓虹国和泡菜国都有大量现成的主板方案,ti、skyworks、adi、agere、broad、marvell、qualm,只要你带着钱,这些公司甚至根本不在乎你是谁,反正又不是什么保密技术,各家公司的方案你随便拿!
赵启明不止一次的感叹过,这是最美好的时代!
对于原stream和阿尔卡特的技术人员来说,做一款只有贪吃蛇一个游戏的功能手机是最简单的问题,不,甚至连问题都算不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个东风,就是生产设备。
工人没有问题,组装生产线也没有问题,所有一切都已经就位,只等几个关键设备了。
高精度光刻机,等离子刻蚀刻机,反应离子刻蚀系统,离子注入机...
虽然q1并不需要太高端的生产设备,但按照赵启明的想法,既然做,那就要做最好的,最好的软件当然要搭配最好的硬件,他可不想像科健、熊猫那样凑合。
何况,第一部手机就算用不上,第二部呢?第三部呢?
再加上国内还有那么多接受了赵启明投资的工厂等着把这些高端设备拆开观摩一下呢!
抱着这种态度,赵启明玩了一票大的!
他把半导体行业全球最尖端的生产设备全采购了回来,在米国的工厂兜了一圈,然后悄悄的拆解,装上了十几艘货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