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在美国找的话选择更多,毕竟现在美国在各方面都是全球最发达的国家,不过为了避免再引起什么事端,还是在英国找人更好一点,反正夏青是在英国上的学,在那边熟人不少。
之前刘洪给他提过,就是qm这个名字不太好记,建议他给qm改个名字,最好是用同样的两个字母,比如yy或者pp什么的,这样用户读起来顺口一点,但直接就被赵启明否决了。
在他看来,一款软件的名字其实没那么重要,假如谁的名字好读用户就用谁的软件,那前世称霸世界通讯软件市场的就不应该先是icq和msn,后是whatsapp,甚至连facebook都应该早就被qq干翻了才对。
而且他还记得前世一开始身边用uc的人是多过qq的,后来uc才慢慢被qq反超,所以,对于这种纯粹以结果论,而且还是把眼光仅仅局限于国内的结果论他根本就嗤之以鼻。
前世雷教主说过一句名言,在风口上猪都能飞。
软件也是一样,只要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又拥有足够的功能和资金,别说叫qm了,就算叫shibaba用户也一样不会在乎。
所有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qm贴吧上线后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网民,短短几天内就已经新建了上万个贴吧,有明星,行业,学校,兴趣爱好等等,虽然由于网名数量的原因大多数贴吧的人数并不多,有的冷门贴吧甚至只有几十个人发帖,但依然算得上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
facebook和qm在美国的推广也很顺利,目前这两款软件在美国高校中的用户量已经不小,接下来的目的就是走出学校,让学生以外的人也成为自己的用户。
虽然有直播的加成,但这一步走的还是很艰难,即时通讯软件是用户粘度最大的产品之一,当一个人用惯了一个软件之后,他所有的同时、朋友、家人都会成为继续使用这款软件的理由,无论qm的功能再好,想要抢占msn和icq的市场依然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赵启明和夏青对这一点早有心理准备,目前美国市场的用户数量虽然增长的不算太快,但总体上看来增速比较稳定,按照这个速度下去顶多一年应该就能跟icq和msn三分天下了。
两人都对目前的状况比较满意,如果现在再去大力推广的话,极有可能引起两个对手的反弹,甚至可能吸引美国政府的注意,按照美国政府的尿性,如果让他们知道一款华国人的即时通讯软件想要占领美国市场,指不定会使出什么下三滥的手段,比如宣布qm涉嫌窃取美国公民什么的,甚至直接说qm窃取美国的情报。
因此,两人商议后决定暂时先将美国的市场放一放,让facebook在美国的高校中扎根,同时被直播带着继续扩大用户,qm则先缓一缓,暂时别提什么即时通讯,就把自己定位成一款工具性的软件,无论是邮箱还是视频通话,都很符合商务人士的需求,等这两个产品在校园和商务人士中积累了稳定的用户和良好的口碑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