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现在这个时候成衣铺子的生意不好做,有钱人家更喜欢找绣娘订做衣裳,没钱的人家那是连布料都买不起的。
盛夏至和盛立春跟着吴杨氏进了铺子里面,铺子的掌柜的一见到吴杨氏马上就迎了上来,绕在吴杨氏身边,小心伺候着。
吴杨氏只跟那个掌柜的说自己是出门逛街,路过这里,就想着进来看看,也没有给掌柜的介绍盛夏至和盛立春两个人。
盛夏至自己在铺子里面转了一圈,把铺子的格局看了一遍,这个铺子还算是挺大的,三面墙上上面摆着布匹,下面挂着要出售的成衣,柜台在正对着铺子门的地方,也是铺子的最里面。
整个铺子被安排的很宽敞开阔,就是这样一来,哪怕是现在铺子里面站了有七八个人,也不显得铺子里热闹拥挤,给人一种门庭冷落的感觉。
盛夏至看完了铺子里面之后,又走出铺子门,开始看铺子的门脸,还有周边的环境。
吴杨氏和盛立春都是全程陪同,期间谁都没有说话,让盛夏至认真的看。
成衣铺子的门脸和它里面的布置一样,都是开阔型的,而且也很简单,简单到有些朴素的那种,让人在一片风格各异的招牌中很难第一眼就发现它。
成衣店的附近有两家首饰铺子,还有一家茶馆,一家布庄,一家书画古玩铺子。
盛夏至左右看看,心里有了计较,就又进了铺子里。
吴杨氏看盛夏至像是已经把铺子看完了的样子,就说道“再往前走一段路,我在那边还有一家卖胭脂水粉的铺子,我们继续往那家铺子里转转”
盛夏至点点头。
成衣铺子的掌柜的被自己的东家给弄的一头雾水,不知道东家突然带两个人到铺子里面来是干什么的,一直到把人都送出了门,也还蒙着呢。
胭脂水粉的铺子门脸明显要比成衣铺子的门脸华丽了很多,里面的装修也更精致。
铺子里的格局也不是那种无遮挡,很开阔的,而是多了几个摆着胭脂水粉的博古架,还有起遮挡作用的珠帘。
铺子里面的客人明显要更多一些,掌柜的忙的都没有时间来招呼东家。
盛夏至也没有在里面待太久,看过了之后就出来了。
吴杨氏依旧是没有问盛夏至结果如何,而是准备带着她去看下一家铺子。
“下一家铺子的地方有些远了,在东井街,是一家玉石铺子。”吴杨氏说道。
东井街那一带大多都是些卖石器的铺子,大多都是些有钱人才会光顾的地方,比福荣街要僻静一些。
不过开门做成一单生意,就能让铺子活半年。
那些有钱人一般都是来这里买石料,然后找人把石料给雕刻成物件儿。
所以那边还开了一些专门给人雕刻东西的铺子,还有些铺子是把两样结合到一起开的一个铺子。
那边虽然是冷清,但是绝对不是差钱的地方。
盛夏至和盛立春还是第一次来这边,他们坐在牛车上面,一边走一边左右看着两边的铺子。
每家铺子的招牌都做的很有韵味,让铺子看上去散发出来的气质都和在福荣街上看到的不一样,这边是一种低调的奢华。
吴杨氏的铺子在东井街的中段,他们进去的时候,铺子里面一个客人都没有,只有一个上了年岁的老掌柜和两个小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