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读初三,黄海燕又小声地问刘烨,“我回家可是听我三嫂一直说向东和向梅小学毕业都要去读白水州中学读书,你说要是我问问二嫂,让刘青也去白水州读高中,不知道行不行?”
刘烨不满地一翻白眼,这婆娘,怎么想出一出又一出的,他连送孩子去县里读书都不敢想,也不想想,让刘青去市里读书,得花多少钱呀。
“不去,我们家刘青那么会读书,在哪里读书都会读书,何必花那冤枉钱。”
要知道刘青的成绩在中学里,一直是年段第一,别的不说,单是她拿回来的奖学金,就够她一个人花费的。
“可是我三嫂说了,说大城市的教育资源和我们这里完全不同,学校里还有社团什么的,还有什么秀,孩子想学唱歌就学唱歌,想学跳舞就学跳舞,画画也有,学好了还能去省城和京都参加比赛,象一曦那样,不象我们这里,什么都没有。”
黄海燕说到这一脸的失落,当初她和大姐可羡慕二哥能读书呢,哪怕是得天天割猪草她也愿意去读,可惜母亲根本不同意,要不是二嫂教几个侄儿她跟着听了一些,连豆腐都不会卖。
所以哪怕前面三个都是丫头,她也打定主意要供孩子多读书,能读大学就读大学,研究生也行,能飞到哪里就去哪里,一定不要象她这样,一辈子窝在这穷乡僻壤里。
黄海燕这么多年
“四万他妈,我们不和其他人攀比,都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我们家小青这样在学校里能第一名,去白水州只怕什么都没有,孩子自尊心会受打击的。”
刘烨眼看妻子越说越来劲,赶紧劝阻,他有四个孩子,如果举尽全力供了一个,接下来怎么办,尤其四万,可是最小的。
“你这么说还不如向东呢,向东可是说过,他如果在镇上读中学,高三考试的时候哪怕是第一二名,最多也就是一本吊尾巴二本头,你也知道,我们镇那个中学比我娘家那个中学教学质量还差,两三年了连个一本都考不上,这样的鸡头有什么用?难道一辈子呆记在这破地方当一只土鸡?”
黄海燕气得把手上的袋子往桌上一摔,也不管袋子里装的是她刚才最珍贵的黄金长命锁了,环视着几乎可以称得上家徒四壁的房间,灰心极了,她这辈子就这样毁了,难道三个女儿也要走上她的老路?
黄海燕一发脾气,刘烨就蔫了,他下意识地缩了缩手脚,讨好地对黄海燕笑了笑,“我也不是反对,就是有很多困难,你想想呀,孩子去白水州读书得花多少钱呀?我们哪有那个本事供她,而且老二老三读书也好,要不我们每天多做几板豆腐,我送去其他镇卖卖,多攒几年钱,再让她们姐妹去读书…….”
黄海燕刚想点头说好,又反应了过来,过几年刘青都高中毕业了,去读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