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执行力

小城女律师 莫惜春衣 1125 字 12个月前

但跳楼维权的劳动者同样也不少。

违法的并不只是中小微型企业或作坊,很多大企业也是同样的,差别只是规避法律的手段高低,象李敏所在的银行,柜圆等繁杂职位大多由些人才派遣公司的员工担任,他们按照系数的高低拿绩效工资,至于其他的企业,只有口头的合同的劳动者实在太多,有些大中型公司,等到要上市了才开始拟定或完善员工薪酬制度。

商洛宇不觉得乐观,“李敏不是那种眦睚必报的人,她和你一样,是人敬她三分,她敬人十分的个性。”

在这个以和为贵的社会里,李敏和黄一曦都是温和的人,即使是于秋也是如此,她们心有沟壑,但十分宽广,只要不踩到那条线,都不会翻脸。

黄一曦心里何尝不明白,只可惜在国内,一判一例,又无指导性,违规者也只是对自己的正当索求,法院也不能多做判决,导致和到手的巨大利益相比,违观的处罚成本太低。

“要是象米国那样就好了。”黄一曦说的是最近网络上报道的一个案例。

2018年,米国一家酒店的洗碗工因拒绝在星期天上班被开除,把雇主告上法庭。2019年1月14日,陪审团作出赔偿洗碗工2150万美元的判决。

那个案例虽然判决那么多,但洗碗工实际是不可能拿到那么多,36000美元用于支付工资和福利损失,50万美元是精神损失费。剩余的2100万美元是惩罚性赔偿,她最多可获得其中的30万美元。

算起来也不少了,除了3.6万的工资,精神损失费和惩罚性赔偿的个人部分,她也能得到80万美元,相当应得的二十几倍。

“我们国家的不会这么去做,良民干活凭的是良心,而且他们顾虑太多,最怕的是告了后不管输赢,没有雇主想要这个刺头,鸡飞蛋打一场空。”

“当然不只是良民思维,而是维权的困难程度,观念的改变不止是老板,甚至有些法官都无外乎如此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