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只知明清

海道抽了一支烟,大约十分钟不到,来了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老人来后,对海道揖手:“公子从何而来?”海道对老人弯腰行礼:“我家住在离此地五十多里的海寨。”老人不知海寨:“公子来我谷中,有何要求?”海道笑道:“老丈居此有多少年?”“家祖迁来此处,每年划一痕,记载已有三百多年了。公子为何问此?”海道说:“那么老丈的先祖是明朝的人了。”老人脸色一变,他旁边的人也拿起了刀。海道摆摆手:“我没恶意!”“那公子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明亡清起,老丈可知?”老人点头:“这个知道。”海道:“但是,清朝也被堆翻了,老丈不知吧。”老人惊愕地看向海道:“辫子也亡了?”“正是。”说着,海道将历史说了出来。听了海道的话,老人突然跪地磕头,放声大哭:“老祖,我们的仇报了,天道报应。辫清亡了。”他身边的人也都跪下。拜完后,老人站起来,邀请政进入谷中说话。海道答应下来,唤来了来富,写了一封短信:“我正与谷中人交流,等我回音。”将信放到来富的口中:“来富,将这信交给曹阳。”来富转过身,向着谷口跑去。一会儿,来富带回了一封信。信是曹阳写的:“注意安全!等你消息。”这时,老人看向来富:“你这狗,可是守山犬?”海道点头:“老丈知道守山犬?”老丈请海道入谷,边走边说:“十年前,我们谷中曾闯进一只狗,大家不能确定是什么品种。怀疑是守山犬。”海道惊喜:“竟然有如此好事?是公犬母犬。”“母犬。”海道说:“我家来富是公犬。”说完间,已经到了谷中。谷中有很多的人,站在外面,看着海道。老人上前,将海道的话说出来。惹得又是一阵哭声。海道上前,将现在的社会情况说明:“现在的社会讲究人人平等,没有帝皇,由人民的代表管理社会。现在的生活,比明朝,好上百倍不止。”人群中,有人不相信:“那不好上天了?”海道:“天天吃鱼吃肉,大米当主食,衣服一年四季,出行是汽车,日行千里。”随着海道的讲述,众人的眼中露出了向往的神色。这时,海道才问:“先前我的同伴,是否在贵处做客?”人群中有人说:“他们当了我谷的女婿。”海道一听,知道坏事了。果然,老人向海道作了介绍。几百年下来,谷中的人口比例,出现了女多男少的状况。于是,这里是男人多妻。可是,太近亲了,是不允许成婚的。于是,谷中有规定,如果有外来的男子闯入进来,就由谷中的女子招亲。当然,招谁就不一定了。也许一个男人招三个女人。今天进谷来的十个男人,在陷阱中,中了毒。所以,救上来,送入谷中,便被谷中的姑娘们选上了。因为谷中的未嫁女儿只有三十多,所以,他们每个人,拥着姑娘入了洞房。海道将外面的世界讲究一夫一妻的事说了。同时也讲了这十个人中,都是身份厉害的角色。众人听后,都有些害怕。老人对海道说:“希望公子能帮忙劝说。我们不想结仇。”海道答应下来,让他们找一个地方,由海道与那十个人谈谈。过了半个小时,海道终于见到了他们。“你也招亲了?”一个公子哥大笑。海道摇头:“待嫁的姑娘都让你们占光了,我哪里有份。”十个人笑了:“那你就看着吧。你不知道,我现在是三处的处长了,这处长当的真可瘾!”海道看了说话者一眼:“一时快活,后面怎么办?”“什么怎么办?”“你能娶她们为妻吗?”一个保镖举手:“我是单身!”马上有三个举手:“我也是单身!”另一个人说:“我离婚了。”海道骂了声,五个保镖,都是自由人。“但是,你们能一次娶三个吗?”大家这时候都不作声了。两个保镖说:“我辞职,来山谷。”海道说:“你们还有点机会。”几个公子哥忙问:“什么机会?”“这山谷肯定会溶入社会,也就是说一夫一妻制。但是,你们的一夫三妻,是发生在山谷的人知道社会制度之前,所以,你们属于已成事实的夫妻了。估计国家对于山谷中人不会马上强制一夫一妻,会慢慢地过渡。你们就可以钻这个空子。”十个人听后,惊喜万分。海道分析的有道理,毕竟人家是自知明清,不知华国的吗。海道给了他们半小时的时间,与那三个美娇娘商量好,还有他们的家中,半小时后,海道就会给胡老打电话,告知这件事。十个人马上跑走了。五个公子的卫星电话,入坑时被收了起来,他们急于去打电话。而海道则是来到了族长的屋内。海道将与他们谈话的内容告诉了老人。老人非常感谢,进屋去,拿出一个东西送给海道。海道一看,喜出望外,这是一件明中期的瓷器。青花团花纹卧足碗。高5cm,口径13.7cm,足径6.9cm。碗浅式,敞口,卧足。底釉白润细腻,碗外口边饰青花弦纹2道,腹部绘6朵图案式团花,团花以青花双勾方法绘制,青花呈色淡雅。足底青花双圈内双行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成化青花器物以各式小碗、小杯居多,青花原料采用国产的平等青,色泽淡雅,与白润的釉质和小巧的器形相配,自成一种清新淡雅之风格。“这个卧足碗是我们祖上留下的。属宫中的用品,逃难时,带到了这里。”老人说。海道看出了老人的不舍。“小器,能复制出一个同时代的产品吗?”海道问。小器不屑:“这个碗,太简单了,我已经刻下来了。”听了小器的话,海道这才将碗递给老人:“这宝物我受之不起,请收回。族长,给你一个忠劝。”老人接过碗:“公子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