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这段时间虽然已经疏远了蔡京,但是面子还是要给的,想了想,便笑道:难得太师如此忠心,朕觉得蔡攸倒是不错的人选,既然如此,命其为监军督运粮草及军务,待童爱卿休息两日,礼部择定吉日便出罢。
从宫里出来,夜幕已经渐渐落下,孙园早已提了自家烧制的玻璃灯等在宫门外。这玻璃由于李成的瞎蒙,烧制出来的成品与后世的透明玻璃相差很大,只陈显出半透明的形态。即便做灯的这些玻璃精挑细选之后,也只能算是后世的磨砂玻璃。颜色也不能完全掌握,所以这盏灯暂时用了绿色的几块制成。即便这样,在这时的人看起来已经是很罕见的了。
孙园手持玻璃灯站在宫门外,便惹来不少人注目。看到李成从宫门里走出来,孙园急忙迎了上去。李成看他把自己一直没舍得用的玻璃灯拿来,便知道是素娥吩咐的,正要让孙园换一盏普通的灯笼。
身后一个熟悉声音高喊道:李大人,且请留步!
李成微微吃了一惊,会是谁找自己呢?今天在徽宗面前,他的回答十分圆滑,几乎不承担任何责任,也没有违背自己的底线,所以他只想低调离开。
回头望去时,却是童贯的小厮,看到李成停下脚步,那小厮急忙跑到李成面前躬身行礼道:大人,我家老爷请大人前往一叙。
李成虽然帮了童贯几次,对于童贯的身份也没有什么偏见,但是他自然清楚童贯在民间的恶名,便不想与他走得太近。只是上次自己因为方腊家眷的事情差点没命,还是多亏了童贯出面才逃得性命,所以这时便没什么借口推辞。
只好跟着那小厮,来到后面的一辆马车前。还没等李成开口,童贯已经跃出马车,拉着李成笑道:李大人,童贯今日难得遇到,过几日便要前往边关,我们是在应该好好聚一聚!
童贯这时已经是中书门下参知政事,现在又加了太师之职,身份上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成不过是小小的御史大夫,虽然也算是位列三公,可是权势上是完全没办法和童贯相比。
闻言,不觉笑道:下官不过是说了几句话而已,大人无需如此客气。
童贯笑道:哪里说来?本官几次出兵,都是因老弟而成功,这次既然又沾了老弟的福气,自然要请老弟来一醉方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