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成要走,汤左神色放松不少,忙笑道:清徐地方狭窄,这次大人驾龄,卑职准备不及,怠慢之处,实非得已,还请大人……
李成看他神色轻松了下来,便知其中另有隐情,那是一定的了。想来何大官人在清源的所为,地方的官员应该十分清楚,而能这样为祸下去,这个保护伞一定不是一把了。说不定太原那里也有不少。若想把他连根拔起,恐怕又会牵扯到无数的底层官员,若是那样,又容易造心浮动,对自己也是极大的影响。不过,这也是自己清除异己的大好机会,想要在太原做出一点成绩,或者想要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做,就必须对太原的地方官清洗一遍才行。
想要办好这件事,还需要从太原那边调集人手,这样才能不打草惊蛇,给对方留下喘息的机会,也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想到这里,忙笑道:汤大人不用介怀,本官并不想骚扰地方,越是简单越好。昨日遇见一位何大官人,催缴百姓活命的粮种,李成也知道地方上艰难,所以觉得这件事不港拖上几天,待百姓清徐缓和一些再催不迟。若是逼出乱子来,岂非你我遭殃?
听李成的话音,并没有先前预想的严厉,汤左轻松不少,闻言,心中暗喜,忙笑道:大人所言极是,卑职一定回去办好此事,请大人放心。
说毕,从袖子里取出一个小小的木匣,双手捧给李成,笑道:这是汤左和地方百姓对于大人的一点心意,只是地方的特产,大人万万不要推辞。
李成看了一眼那木匣,点了点头,笑道:我这里也没有其他的事情,若只是地方土产,本官就勉为其难,暂时收下。毕竟也是你们的一番心意。
听李成手下东西,汤左更是放心了,不觉嘿嘿笑道:这次大人来得匆忙,下官不及准备,所以有些寒酸了。只盼将来能再见到大人,到时候必定是精心准备。
李成想起昨晚在地牢中看到的惨状,按捺着心里的怒火,面上依旧一副平静样子,只是大有深意地道:汤县令这番心意本官暂时领受了,将来我们自然会有再见的时候。
汤左闻言,真是骨头都轻了三分,忙起身向李成拱手笑道:卑职正是壮年,理当为国效力,若是能为大人分忧也是三生之幸!
李成不想再和他耗下去,早点赶到太原,就能早点带人前来解救那些被困地牢的百姓和那些更加可怜的孩子,人命关天,李成哪有时间再磨嘴皮子!
不觉点头道:时间不早,本官还要赶路,汤县令还是早点回去安抚百姓,待本官有需要,自然会叫人通知你前往太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