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部分人是用比较传统的方法,就是从确定了自家女儿是入侍吴王府或者魏王府之后,就去直接送礼讨好吴王妃或魏王妃,毕竟在后宅之中初来乍到,又竞者甚众,讨好正妃总是没有错的。
只是也有别出心裁的,比如上疏表示关心皇子身体健康,尤其是吴王和魏王两位都比较年轻,一位十七一位十五,像秦王那样一正二副就很好,稍微多一点也行,但是太多的话怕是有损身体,所以自家女儿可以为了考虑皇子的身体健康,退出这个候选良媛的行列。
这个道理听上去似乎很合适,然而还是被宣帝驳回,主要是因为每人封六个良媛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所有人的落水说到底还是皇家赐宴的招待不周,应变不及,实在不能指责人家姑娘的行动有什么问题。那么难题就在于既然无法指责,也不能夸奖,换言之就是不能分高低。
真论起位分,谁家也不愿意自己女儿做良媛。若是有一个考虑皇子身体的,其他人说不定就跟着考虑上了,总不能一下子又从一妃六媛变成只有一个正妃。关键是这个变动过程中,又不知道会有怎样的争议,所以试图为皇子存留腰力的这一招,几个家族尝试到八月中旬就失败了。
当然,也有人出狠招的。
比如一位从泉州千里进京的段巡抚之女,白皙秀美,容色非常出众,在泉州也是当地有名的才女,原本大约是朝着王妃的位分来的,可能连侧妃都不愿意做。
在看着有些家族自愿退出失败之后,这位段姑娘直接摔断了腿,表示自己以后可能不良于行,大约是无法匹配天家皇子了。
且不说这个摔断腿到底是意外还是故意,但这个决心真是破釜沉舟的狠,于是宣帝无奈地点了头,段姑娘终于成为了头一个脱身的候选良媛。
这件事也在京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一时间那些官女的家族们就更纠结了,难道为了不嫁给皇子,就要自家姑娘致残吗?
就算段姑娘只是小腿骨折,应该将来能养好,但这个狠辣程度,还是让很多人觉得自己下不去手……
同时宣帝也心情非常不好,明明是给自己心爱的儿子选佳人,居然选到人家佳人要断腿求生,来委婉地表示嫌弃皇子?
这真是天下最荒谬的笑话!
于是昭阳殿不出意外地又被斥责了一回。
而就在京中为了选秀和皇子婚配的事情犹自热闹议论不休的时候,天旭十四年的秋闱,中规中矩,无声无息地举行了。
数百学子的三篇文章在考官们的七日审阅之后出了结果,齐珂高中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