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几乎都要失笑,但为了避免灭口之危,连忙各自屏息抿嘴,偷偷快步去了。
因着这次在荀南衡跟前都算过了明路,从花厅出来之后几人连先前象征性的掩饰功夫也懒得做得太细,荀澈直接就与俞菱心并肩而行,自去晴雨轩书房说话。
不过这次二人的一月分别倒不比先前,虽然上台阶进门之时荀澈牵了俞菱心的手,倒也没有如同先前一样的过于亲近,大约也是想着婚事很快就能落定,也不急在一时。尤其是还有别的事情需得商量一二。
譬如,有关俞伯晟的心思。
俞菱心是有些纠结的:“我父亲那边,好像之中都有很多思虑。尤其如今大理寺的官司,整个京城都在议论,我却不好与他多说什么。”
“岳父那边无妨的。”荀澈一边笑,一边拿出了一盒新得的茶叶亲手烹煮,“不用担心太过。承恩公府的案子少说也要撕扯到三月,外间随他们议论,其实我要的就是这样议论。至于岳父那边,我这两天就去与舅父商量,上元前后就去拜访提亲。“
”晋国公世子回京了?不是说年后才能回来吗?“俞菱心想了想,明华月只有两个兄弟,庶出的那位外放多年,来往不多,嫡出的这位便是明锦城与明锦柔的父亲,尚未承爵的世子明云冀,已经在外头游山玩水大半年了。
荀澈笑意里带了几分慨叹:”我给舅舅写信了。他在外头浪荡逍遥的也差不多了,是时候回京操心点正经事。锦城跟文家的婚事只能他来推脱,锦城将来才有更多的余地。当然,顺便请他回来给咱们的婚事保媒,也是顺便。他毕竟当年与岳父是有些交情的。“
俞菱心不由白他一眼,如今她最不相信荀澈所说的言语便是”顺便“二字,他哪里来的顺便,每一个主意里头都含着八百个作用呢。
不过她也的确知道,当年她祖父俞老尚书未曾过世的时候与老晋国公也有几分交情,不算太深,主要是都喜欢下棋的手谈之交。而晋国公世子明云冀在那些年里也跟她父亲俞伯晟有过几回以棋会友的交情。
要说多么好的关系是谈不上,但这几分交情而言,保媒提亲还是可以的,更何况以今时今日晋国公府的地位与俞家地位相比,其中的郑重意味更是足够。
“就这样?”俞菱心有些迟疑,“那我爹要是不同意呢?他真的是有点不喜欢你哎。“
荀澈这时已经煮好了第一盏新茶,亲手端了给俞菱心:“尝尝,舅父新弄来的白茶。有关岳父的心思嘛,就像我爹一样,无非便是在什么事情上都总想最自己作主才好。若我所料不错,岳父最嫌弃我的,大约便是你我两家门第之差,让他老人家心里不踏实,将来你万一受了欺负、娘家无力撑腰。“
俞菱心低头啜了一口那茶汤,果然十分清香,同时也顺着荀澈的话想了想:”大约是吧。“
”所谓高嫁低娶,门第之差实在寻常。“荀澈回到座位,给自己也倒了一盏,”那都算不得什么解不开的顾虑。再者岳父为人宽仁随和,虽说看着眼前之事多些,但解说解说也就通了,不妨事的。“
俞菱心再次撇了撇嘴,但也没再说什么,毕竟她听懂了荀澈的意思,什么“宽仁随和”,都是措辞上好听罢了。经历了上辈子那样多风波起伏,又看了那许多荀澈的笔记批注,她如今即便不能猜到八分荀澈的意思也差不多了。
其实更直白的说法便是俞伯晟性格有些优柔寡断,耳根子软,目光也看不长远,大局感又差,所以好糊弄,只要请晋国公世子那样身份高贵、口才又好的人过去一通游说就行了。
“你看着办罢。”俞菱心仔细想想,好像真的也无法为父亲反驳什么。上辈子俞家跟随朱家一同败落,也不是因为俞伯晟真有什么随风上青云的心思搏一搏,说到底还是苏氏的枕边风吹多了,苏家又一直撺掇,也就跟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