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这个时候,腊月初三,就在文安侯回京后的第三天,一条自承恩公府朱家发出的消息,直接吸引了京城之中,上至天家皇室,中至公卿百官,下至市井小民,所有人的目光与注意,为天旭年间这段风云起伏再添了一笔浓墨重彩——
朱家二公子朱亦峰,自称在云江边上救起一名妙龄少女,那少女在头脑之处有过重伤,所以养伤之间无法记起旧事、亦不知自己身份。
但朱家人听出这少女有京城口音,遂以礼相待,救治之后带回京城,如今有人认出形貌像是荀家二房长女荀滟,请荀家人上门相认。
此事一出,先前在京中传扬得热热闹闹、有关“文安侯世子谋害堂妹”一事自然就立刻被拿出来比对一番,粗略算一下时间,还真的能够完全对上。
一时之间,荀澈之名也算是另一番的“名满京华”,人人都在议论这件事情到底真相如何。
原本荀滟说自己头脑受伤、无法记事甚至不知自己身份,已经是离奇至极,但类似的情形在医典古籍之中也有几例记载,倒不好妄言真假。只是她既说自己不能记事,又焉知是不是真正的荀滟,且也无法说出什么翻车坠江的真相了。
所以在流言蜚语之中,人们往往议论的重点并不是朱二公子将荀滟救起到如今已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荀滟到底清白如何、名声如何,而是更多关注于荀滟到底如何坠江受伤,是否为荀澈所害等等。
至于朱家在此事之中的姿态,也是微妙非常。
因为消息传出的方式,是承恩公夫人请了数位京中的贵妇过去吃茶,请人来辨认如今伤势痊愈却还“不能记事”的荀滟。
言谈之中自然带出了自家儿子是如何一片善心的相救江中少女、如何以礼相待,甚至还主动提到,若是实在找不到这位少女的家人,又或者家人对这位少女的清白有所怀疑,朱二公子愿意好人做到底,明媒正娶。
如此的高风亮节,简直是话本传奇之中才能见到的无双君子。虽说二少爷是庶出公子,但也是承恩公府的正经公子,还有功名在身,就这样娶一位江中所救的少女?
这离奇程度已经堪比戏台上唱的,绣楼抛彩球招女婿,阵前擒敌将作驸马。
当然,等到有人认出那所谓不知身份的少女是文安侯府的二房嫡长女,这件事情就又复杂得很了。
朱家真的是没有能认出荀滟吗?
即便荀滟确实小时候在柳州姜家住的比较多,在京中走动也远不如长房的二姑娘荀滢那样频繁,但荀家姑娘的美貌还是有几分相似的。
若是朱家真的不知就罢了,若是知道……
总之,腊月初三到初五的这三天里,整个京城上下除了热闹无比、说法众多的闲话议论之外,所有人也在等待着荀家正式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