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他从地上站了起来,双手一抱拳,道:“道友误会了,这具尸体已出现尸斑和腐烂现象,想必死去多日。”说到这里,他见道人脸上露出疑惑的神色,当即笑了笑,再次说道:“道友如果不信,一看便知。”说罢,他负手而立,让到一旁。
朱晨逸虽摆出一副随便你看,我问心无愧的架势,同时从站立的姿势也表示出不会出手。但道人却是不放心,他依旧将剑拿在手里,一边暗暗提防朱晨逸偷袭,一边走上前去查看。
他在看,朱晨逸在耐心等待,甚至连张小花和孩童柳明两人也停止了冷嘲热讽,三人的目光全部聚集在拿剑的道人身上。
好在道人也是精通风水命理之人,同时也极为豪爽。在他看到尸体上的尸斑,以及地上的乾隆通宝,和布袋中的骸骨,立即知道自己错怪了好人。当下也不加以分辩,反手将宝剑插入剑鞘,冲朱晨逸一拱手,道:“此事在下鲁莽了,还望道友见谅!”
朱晨逸也是爽快之人,他见道人主动承认错误,也就没往心里去。于是呵呵一笑,大有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味道。
一个是豪爽之人,一个是爽快之人,又同样精通堪舆之道,又同为修道之人。共同的话题也就多了,一番闲聊,朱晨逸得知这位道人叫白云飞,是山上白玉观观主,自幼跟高人修道,学的一身通天本领。由于为人太过迂腐,且低调,所以没什么朋友,因此在江湖上也是属于默默无闻之辈。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朱晨逸和白云飞非常投缘,一聊之下大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两人聊着聊着天色已经暗淡了下来,白云飞当即邀请朱晨逸等人前去白玉观。朱晨逸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下来。一来,天色已晚,无法赶路。二来,他总感觉这块风水宝地有些异常,所有他决定先去白玉观借宿一晚,明日再来一探究竟。
就这样,一行四人,由一开始的争锋相对,变为结伴而行。
约莫一个小时左右,在一片片的绿树红花间,在一层层的薄雾氤氲中,一座飞立悬崖上道观,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在道观的左侧是一条长龙般的瀑布,由上而下冲入深不见底的水潭。右侧是一株老松屹立在那里,在松树下摆放着一个石桌,几个石凳。有几只白雀,悠闲的踱着方步,走来走去。
寂静、优雅、鸟语花香,恍若仙境。这是朱晨逸看到道观的第一感觉。
唯一令他感到诧异的是,这座道观稍显残破,而且硕大的道观只有一个道童立于山门之前,很明显这里的香火并非十分鼎盛。这一点,可以从难行的山路得以证实。
朱晨逸的表情落在白云飞的眼中,他淡然一笑,道:“在下潜心修道,无暇理会俗事,到叫道友见笑了。”
白云飞的声音很轻,言语间充满与世无争的味道,令人听之顿生钦佩之心。即便是朱晨逸这等心胸开阔之人,听了都暗自点头不已。但旁边的孩童柳明听了,却是大为不爽,一来,他恼怒道人先前污蔑师傅。二来,他看不惯道人装模作样的姿态。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