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山从“有间客栈”出来,跨过牵牛桥,沿着逢源东街一直往南,走到尽头,临近青衣江,入眼是一片巨大宅院。远远望去,殿宇相连,出檐深远,气象宏大,这便是军备督造署了。
督造署选址也颇为考究,位于逢源河最东边,西望小吉岭,南临青衣江,占尽了山川形胜,更便于官船运输。
逢源东街尽头连着督造署正门,正门并不直接与街道相连,而是门前有一大片空地作为过渡。大门三开间,屋顶绿色琉璃瓦,屋脊夔龙纹吻兽,红漆大门九行三列27枚门钉,竟是规制难得得殿式大门,门前左右石狮一对,怒视前方,甚是威严。在乌石镇这样一个偏远小镇,这等建筑虽筑格格不入,却也威仪尽显。
李连山看了看高耸威严的大门,仿若一头张开大嘴的巨兽,似要吞噬他这个有若蝼蚁的渺小存在。
正门他当然进不去,李连山拧身沿着院墙而行,轻车熟路。不多时便来到一处旁门。这一处旁门倒没什么讲究,是一道矮小的随墙门,只是在院墙上开了一门洞,门洞两边砌砖墩,上置横梁,梁上有两面坡的屋顶,当地称之为“小门楼”。这一旁门掩映在道旁槐树古楸之间,若不仔细瞧,还真不起眼。
李连山站在门前,轻轻扣了扣门环。不多时,大门“吱呀”一声,露出一条缝。门缝看人,是容易把人看扁,李连山看门里的人贼眉鼠眼,相当势力,门内的人看李连山,一脸嫌弃,扰人清梦,就要关门。
李连山那是眼疾手快,提起手中饭菜,在门缝前晃了晃,一阵香气飘了进去。门房抽了抽鼻子,这才缓缓把门打开,李连山赶紧跳了进去,门房探出脑袋左右看了看,把门赶紧又合上。这才转身盯着这个“不速之客”,伸手道:“拿来”。
门房是个瘦小如猴的中年汉子,叫马蛭,个子小,脾气可不小。对这个经常走后门进入督造署的李连山是相当不待见,若不是嘴馋青竹娘烧菜的手艺,他才懒得搭理这个三天两头往督造署里跑的后生。
李连山见这个一脸的不耐烦却向自己伸手讨要吃食的瘦小汉子,打着哈哈道:“我说,马蛭兄弟啊,咱们也算是好多年的交情了,给你带了多少好吃的,手指头加脚指头也掰算不过来了吧。你这个表情啥意思啊,矫情了不是……哈哈。”
马蛭一脸嫌弃道:“谁是你兄弟,吃的拿来,趁早滚蛋,不是看在青竹娘手艺的份儿,你以为你一碟儿饭菜就把我打发了。还给你开门,做梦呢?不放狗就是好的。”
马蛭接过饭菜继续嘀咕道:“你说你小子,刚从山里回来,不回家做你的春秋大梦,大晚上跑督造署来干啥,烦不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