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突如其来

权路风云 一路向西 3286 字 12个月前

“让老师见笑了!”张清扬脸色一红,深知自己在文章中必重就轻,把自己不懂的理论有意忽视,可以瞒得过寻常人,自然瞒不过这位学界大师。

“不谈之个,先让我考考你,你曾经也算是q大的才子,对更种学问也了解了一下。”穆喜之微微一笑,开口问了几个问题。

问题都不难,却都包含了人性哲理,社会民生深层次的东西。张清扬在思考回答的同时,身边的刘远山、向仁和也在思考。

待张清扬一一回答完,穆喜之笑道:“有想法,还算成熟!”

“还算成熟?”张清扬脑中念叨这四个字,受益匪浅。一直以来他的耳边充满了掌声和赞美,还是第一次有人给出这样的评语。

见张清扬没出声,向仁和一旁笑道:“都说清扬是才子,在学校的时候成绩就不错,现在来看此言不虚。有了辽河、江洲的执政经验,我想他会慢慢成熟起来的。”

穆喜之笑意更浓,其实想当初唐先生让他收下张清扬时,他还有些犹疑,担心这是刘家为了给张清扬脸上贴金,所以求唐先生帮忙叫他收徒。如果真是如此,他万万不会同意。但是当向仁和把这些天张清扬所发表的文章和农业改革建议摆在穆喜之面前时,他终于发这是个可造之才。今天一见,心中更喜。

穆喜之对张清扬说:“学问,无非就是道理,道理乃破解一切学科的钥匙,只要懂道守理,才能学有所成,融会贯通,学有所长,攻克难题。其实真正的道理并不是在书本中,书本只是一个让人求道求理的过程,道理还是存在于世间,存在于生活和人生啊!清扬,这就是所谓的学以致用。说到底,一切科学如果对人生无用,那么它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穆喜之原本十分严肃,但说到“价值”两个字时,突然扫了张清扬一眼,眼中似有笑意。

张清扬不明白他笑的含意,却是对他的那翻话感慨良多。他知道,从今天起,将会学到此生最重要也最有价值的学问!无论背后那些人做出这种安排是为了什么,他都要跟着穆老师好好的学习。

“清扬,从今天起,我就收你为哲学博士研究生吧,关系挂在社科院,对外就说你跟着我做课题,你们说怎么样?”穆喜之望着身边的刘远山和向仁和。

刘远山沉默了一会儿,扫向向仁和。张清扬毕业于q大,经济与法学双学位。而现当今的共和国领导人中,也有不少出身q大,或者京大。穆喜之身为京城大学的名誉校长,却没有让张清扬的关系挂在京大,这就耐人寻味了,似乎不想张清扬今后参与两个学派间的争斗。

想到这一层,刘远山点点头,对张清扬说:“你觉得呢?”

“一切听老师安排。”张清扬颔首,他也猜出了穆喜之的用意。

穆喜之笑了,起身从书柜中取出一副卷轴。张清扬忙起身帮忙。

“打开……”穆喜之笑道。

昨天晚上,张清扬突然得到消息,穆喜之老人要收自己为学生。这突如其来的惊喜令他不知所措。他还没有来得及与父亲深谈,今天便回到了京城。张清扬不明白这是家里的意思,还是上面领导的意思。

必竟穆喜之的身份过于特殊,素有“学界完人”,可以说所学文化贯通东西方,不但懂得艺术,更懂得政治,对军事方面也颇有造诣。这样的人,要收张清扬为徒,实在有些诡异,之前可是没听到半点风声。

“哲学,乃一切学科之母!”刘远山突然说了一嘴。

张清扬望向他,张了张嘴,终于没有发出声音。

刘远山看出张清扬满脸的疑问,却没有解答。他自己又何偿不是满头雾水。也许上面近来针对张清扬的种种作法,只能老爷子能详解其中一二。

就在高层办公厅中任孙令公与刘远山刚刚谈完,希望张清扬到党校短期学习之后。昨天,国务院办公厅副秘书长,唐先生办公室主任向仁和突然以私人的关系来拜访刘远山,表达了“穆公”想要收张清扬为弟子的意思。

上层一连串的出手,令刘远山始令未及。他不知道这真的是穆喜之的意思,还是唐先生的意思,或者两人还有其它的意思?刘远山当晚便与老爷子勾通,可是老人家只说了四个字:“服从安排”。

老爷子不愿多说,刘远山就不能问。同样,刘远山不解释,张清扬也不会问。这一家三代人,在政治面前,有时候也无法做到知无不言。但无论怎么说,能够成为穆喜之的学生,也是一大幸事。

接到指示以后,张清扬马上回到京城拜师,现在正要去见穆喜之。

车队驶进了一处守备森严的大院,不需要任何的检查,警卫直接放行。车牌已经说明了一切,这是有特权的。

在一座独栋古色古香的小楼前,车队缓缓停下。前后两辆奔驰车内穿着西装的警卫人员首先跳下车,四处戒备,抢占有利地形,在没发现异常以后,红旗车内司机别在腰间的小装置传来了信号。

司机回头,对刘远山说:“部长,可以下车了。”

张清扬首先拉开车门,让父亲下来。然后转身望着后面也刚刚下车的向仁和。此次穆喜之收徒是向仁和联络的,他自然要跟过来。

“部长,我们进去吧。”向仁和对两人笑道。

张清扬让到一侧,无论怎么说,他的资历太浅,只能跟在身后。

室内完全中式古典的装修风格,以北方厚重而尊贵的红木为主料,使得室内飘浮着一股檀香的味道,木质古仆厚重,纹理清晰,一看主人品位不凡。更令张清扬惊奇的是,屋内简单得令人诧异,除了四周的红木,客厅内除了一张红木桌,几把木椅,什么也没用,空空荡荡,没有多余的装饰。整间房异常的宽大,宛如站立在空洞的树心之中。

会面地点是穆喜之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