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假象

“衣服他没敢买多,不知道你的身高,他担心买的不合适,”李阿姨笑着给她解辫子,“没想到尺寸刚刚好。“

不过看见她脚上的拖鞋,噗嗤又是一笑,“就是鞋子没买对。”

“没关系,”乔奈连忙说,“等我脚长大,它就合脚了。”

“回头重新买一双,”听到李阿姨这样回,准备洗头发的乔奈弯下腰却又站直,声音更加急切,“不要换了它,我喜欢这双鞋。”

这是梁贞送她的,她喜欢。

李阿姨没有在一双鞋上和她多作纠缠,因为楼下传来动静,梁贞的父母从医院回来了。

一开始只是传来细细的说话声,到后面隐隐有争执,李阿姨不放心,嘱咐完乔奈自己冲洗头发,准备要下楼。

想起什么,她掉转回来强调:“等下我不叫你,你不要下来。”

乔奈说好,她认真地在搓头发上的泡沫,认认真真地搓洗,泡沫却还是不小心迸溅进了眼睛,她闭着眼睛摸索毛巾的位置,但摸倒一瓶不知是什么的瓶子,连带着上方摆着的一系列瓶瓶罐罐全部倾倒,一股脑的全砸在她头上。

真疼,但比不上她心里凄慌的痛楚。哪怕她转散注意力,她都办不到忽视楼下梁贞时不时带着倦意的劝说。

似乎梁贞的父母并不欢迎她,得到这个认知,她觉得自己成为梁贞的负累。

过去了一个小时,李阿姨才上楼叫她下去吃饭。

不知如何面对梁贞的父母,乔奈病怏怏似的,站在窗边回头,“我不吃。我还不饿。”

李阿姨拿起柜子里的吹风机,不由分说地帮她吹干头发,要求她:“你必须去。”

她说:“乔奈,你要乖。”

这样,梁贞才会轻松点。

乔奈垂下眼睛,照做地下楼,她原是做好迎接暴风雨的打算,但是她下楼后,好像风暴已经停止,大家在餐厅用餐一片和平。

这是乔奈第一次见到梁贞的父母,见到他们那刻她用了当时自己最能联想到的一个词:书香门第。

梁贞的父亲作为北城政治时报报刊的主编,笔下生刀剑,书生气里包裹着凌厉的锐角,而他的母亲是圈内赫赫有名的工笔写意画画家,前三年办的世界巡展引起不小的轰动。

乔奈此时自然是不知晓梁贞父母的身份的,她只是看他们一家人坐在那里,水晶灯下,人比光还耀眼,周身脉脉流动着一种高洁淡雅,那像是她毕生难以融入的世界。

她同手同脚地入座,拿起筷子时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更不敢看对面梁贞的父母。

梁母和梁父倒是问了她几个简单的问题。比如今年几岁,读几年级。

“十二岁,初一。”乔奈简单地回,说的方言让人很难听懂。

此为防盗章,三个小时后可更新刷新,晚安么么哒

晚上火车一路不停歇,梁贞这几天连轴奔波,此刻躺在铺上却没有半分睡意,他辗转反侧,光线昏暗里,对面床铺上乔奈的眼睛明亮地朝他望过来。

对上这一双充满信任的眼眸,梁贞心情奇异地归于平静,于是他对乔奈温和地说:“快睡吧,早点休息。”

乔奈嗯了声,直到梁贞睡熟后发出绵长的呼吸声,她才真的闭上眼。

一眠无梦。

到第四天清晨,火车终于到达终点——北城,全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城市。从火车站出来,周围一景一木,渲染的大都市气息迎面扑来。

乔奈好奇地张望着高楼大夏,立交桥上和桥下的车水马龙,走过去的女人们身上飘逸出的香水味,人人匆忙不停歇的步伐,无不冲洗着她前十二年在小山村的认知。

她站着看得失神。

“乔奈,”梁贞叫她,“上车。”

原来专程负责接他们的轿车也到了,乔奈连忙提着自己的箱子小跑上前,后座的车门是梁贞帮她打开,又帮她把箱子放到后备箱,等她坐进去才跟着进来。

吴沉羽坐在前面的副驾驶位置上,和司机谈话,“你过来梁伯伯有知道吗?”

司机看着是个老实人,“梁教授并不知道。”

吴沉羽点头,“也是,梁伯伯要知道,你肯定不会来。”

司机没有说话,连梁贞也是一脸严肃,令奈察觉到似乎有什么事正困扰着大家。

车子离开大道开往居民区,慢慢耳边那些都市特有的杂音也渐渐安静下去,乔奈望着窗外的风景,林荫大道,不远前方就是黑色大铁门,后面一栋一栋砖瓦漂亮的别墅。

风吹着她的脸庞,都市的风仿佛经过高楼阻拦,气势也是柔柔的,她微微眯起眼。

车子停在铁门前等一会,等保安开启门,车再缓缓地进去然后停在外面的车库。

停完车,梁贞帮着乔奈提箱子,同时在前面带路。

别墅群都建在坡上,北城冬季寒冷的日子来得晚,两边树木保持着绿茵,都被修剪的得不高,中间配了各种颜色的花丛来点缀,每一座别墅前又自带用栅栏围住的前方小院,有的在里面种花铺草,有的摆着露天的吧台。

她一一看得仔细,只有一家特殊了点,院前铁门修得最高,顶端带尖角,在太阳光的反射下,寒光粼粼。

走在后头的吴沉羽调侃:“这孟家又把铁门加高了?”

梁贞回说:“估计孟家的小儿子最近长个。”

他说这话时回忆起一些事,眉眼挑染着笑意。

乔奈不知他们谈论的是谁,而孟家隔壁就是梁贞的家,她跟着梁贞推开院子围栏,又跟着穿过院子的绿草地,然后走进屋子的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