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屁股坐到江尘面前,看了看江尘的面貌,不信任道:“你能看吗?我这可不是什么风湿什么的!”
江尘一瞥年轻人笑了,说道:“你这个简单!五行絮乱,阴阳不调,元气亏损导致失眠多梦,喝水都会想吐!”
“对!你怎么知道?”年轻人张大着嘴。
江尘笑道:“你这种情况,通俗点说:撸多了!”
众人哄笑!
年轻人红着脸低下头,这么多人看着恨不得把头埋到地里去。很显然江尘说中了!
江尘问道:“你老实说,最多一天多少次?”
年轻人不确定道:“七次?还是九次?记不太清了!”
“哦…”人群中发出长长的拖音,几个女性青年更是看着年轻人窃窃私语,投去莫名的目光。
年轻人有些羞恼,问道:“别说这些没用的,我这种还有救吗?”
“有!”江尘给了肯定答复,抬手了写个方子,说道:“照着药方抓,一副药煎两道,早晚一次。三天见效!”
江尘还是给年轻人施了一道补针,取针治好,年轻人面色恢复了些血色,不再感觉乏力,一扫萎靡之态,令人啧啧称奇。
眼见江尘一连治好了两个病人,第三个带孩子的母亲脸上生起希冀之色,出乎众人意料的,她噗通一下直接跪到了江尘前面。
“小兄弟,求求你救救我儿子吧!只要能救我做什么都愿意!”
江尘连忙起身,扶起妇人说道:“你先起来,我先看看是什么病,如果能治肯定治。”
众人的好奇心一下子吊了起来,这孩子到底是什么病,让这个当母亲的一言不合就下跪求人。
江尘看向孩子,孩子缩了缩脖子,躲在妈妈身后,死活都不肯出来。
妇人无奈道:“小医生,我孩子怕生,能不能找个没人的地方?”
江尘点头:“可以!”
有些病人病灶在隐私部位,为方便这类型的病人,举办方在诊台不远处设立了帐篷。江尘正准备带着母子二人过去时,徐寿生却是说道:“不行,这是在斗医,到了里面谁知道你们搞什么鬼!”
说完,不容分说的将孩子外面的衣服一把扯开。
江尘没回头就听到众人的惊呼声,人群陡然哄散,几乎所有人都往后面退了一步。
徐寿生选的第一个病人,老年风湿,算是世界级疑难杂症之一了。
江尘看过之后,老人好心的说道:“小伙子,我这老寒腰十几年了,一到雨季就疼得不得了,你放心,治不好我也不怪你!”
看着江尘年轻,老人已经不抱希望了,为了这病他求过多少医生了,可都束手无策,得到的结论都是说只能靠养,但养了十几年也没见好。
众多围观的医生都皱起了眉头:“这老风湿不好治啊!”
“老人年纪大了,身体新陈代谢降到了极点,这种病我是治不好!”人民医院的一位教授道。
“哎,这根本就不是病,是老来迟兆,万古定论。神仙难救!”一个养生方面的专家称道。
“大爷放心,你这个我能治!”江尘却是和善一笑,抬手拿出了银针。刘老的腿比这位老人的更严重,江尘也能治好,区区风湿难不倒他。
老人目中泛起希冀:“真的吗?那你放心诊,有什么手段都拿出来,只要诊不死我就行。”
病痛的折磨非人想象,可以想象老人是受了多大痛苦才能说出这番话。
“我说能治,就一定能治。是不是真的,你等会就知道!”江尘抬手,快如闪电,只是几个呼吸的时间,十几根银针扎满了老人腰部穴位。
“这么快?他不需要认穴的吗?”有人惊呼。
“厉害,单是这一手快针,我就比不了。江城子果然有些名堂!”一个老中医由衷钦佩。
徐寿生冷哼一声,满脸不悦道;“装神弄鬼,快有什么用,先看看能不能治好病再说吧!”
江尘没做理会,运转太初古经输入太初真气后,询问老人:“大爷,你现在什么感觉?”
“热!暖暖的,很舒服!”大爷道。
江尘点头:“热就对了,你长年累积的阴寒之气凝结不散,只要行大补之针,以至阳之力驱散寒气,你的腰将不治而愈。”
针灸大思路上可以分为补针和泄针,江尘曾经给刘老用的就是补针,温补筋脉,驱寒暖血,可治风湿。给秦老用的就是泄针,泄元归墟,散掉秦老体内多余的药力,所以秦老能及时苏醒。
在场有位老中医迟疑道:“理论上这么做可以,可这位病人年纪这么大,大补针会不会补过头?”
江尘赞赏的点点头:“不错,所以想治疗这位病人的关键在于接下来一针。”
说着江尘将十几根银针最中间的一根抬手拔了下来。
轻微的噗嗤声响起,跟随银针出来似乎还有一道水渍,可并不明显,可接下来那个穴位开始冒起热气,一颗颗豆大的汗珠如同泉涌一般滴了出来。
众人惊呼,纷纷称奇。旁人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位老中医一见江尘拔针,猛地一拍巴掌,兴奋道:“妙啊!大补之针围堵寒气,再行大泄之法,将寒气逼出。真是妙极了!”
看他状若疯狂,相熟的医生问道:“这样真能治好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