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二儿子封侯拜将,娶了安定侯的女儿,有了一屋子莺莺燕燕。她也从普通市井老太变成武昌伯府的老夫人,身份尊贵。钱和权都有了,不过日子却没那么舒坦。她管不了翅膀硬了的儿子,也阻拦不了殷秀娥和离,只在伯府做个不好接近的吉祥物。
“是啊,那位殷夫人最擅做鱼煲汤,现在开着江城生意最好的藕汤铺子,我也有幸去尝过几次,只可惜没学到她的本事。”殷玉珩说,看得出老太太对殷秀娥是真的怀念和疼爱。
“唉。”陈老太太闻言便是一声叹息,看了听了不少龌龊事,她现在也不那么怪殷秀娥和离,把她最疼爱的孙子带走。要真留在府里,只怕命都没了。
祖孙二人说了好长一阵话,到酉时三刻有丫鬟过来问陈老夫人在何处用饭。“就摆临窗炕几上就成。”她不喜欢明世安的妻妾和儿女,吃顿饭也勾心斗角。
老夫人难得高兴,晚上多用了一碗饭。殷玉珩怕她积食晚上睡不好,扶着老人在府上花园走了一圈。虽然性子不一样,不过母女两个还是一样贴心,陈老夫人轻拍着殷玉珩的手背感叹,“还是女孩儿好,只可惜我膝下没个女儿。”见着眼前的孙女,又想起明彦钊来,不知那孩子随了谁,最是心软良善,脾气好得不得了。
殷玉珩晓得她的心思,并不说破,只道:“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您可要保养好身体,长长久久的活着。”
“活那么久可不成人精了,人老了就讨人嫌。”陈老太太故意虎着脸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怎么会讨人嫌?”殷玉珩笑说道。
“你就会好话哄我开心。”陈老夫人握着殷玉珩的手爽朗一笑,“你这孩子和我投缘,我一见就喜欢的很。”
“定是我长得讨喜嘴巴甜的缘故,才让祖母这般另眼相待。”殷玉珩闻言,立刻往自己脸上贴金。
陈老夫人听后笑得越发舒心,她就喜欢这般可人的小辈。
明淑珍和贴身丫鬟雪玲站在暗处,目送陈老夫人离开。在伯府十多年,从没见过那老太太这般笑过,慈爱得不像平日里那个冷淡疏离不苟言笑的古怪老人。“那人是谁?”
“听说伯爷在江城宗族里认了个姑娘做义女,今天已到府上,想必老夫人身边的就是她了。”雪玲猜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