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李明山介绍道:“我家的两个娃子就恰好在那里读书。因为我经常要到镇中心卖菜,所以时常路过镇中学,因而对那里了解得还算不少。”
岳空等人点头,让李明山说下去。
李明山仔细讲解道:“镇中学的占地规模的确很大,恐怕能跟我们所处的村子相提并论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里有废弃的老水井,还有一条山泉溪,有充足的水源;再加上预防那些翻墙逃课的牛犊子的三米高围墙,以及少量寄宿生的生活物资,的确适合我们种田休养。不过…”
李明山的嘴巴停了下来,表情犹豫又有点激动。
还是江清华老人辣,安慰道:“不过什么,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的幸存者,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没人会怪你的。”
李明山似乎得到了鼓舞,马上回道:“不过镇中学是镇里唯一的中学,连初中和高中都算在一起,至少有近三千学生的规模。而且这还是近年来有不少有钱家长将孩子寄托到外地学习的情况,否则镇中学的人数还会更夸张。不过我还是希望我们过去看看,至少我想过去,因为我家两个娃子失去联系前都在学校里。”
牛老倒是有疑问了,问道:“我记得病毒爆发时,国家已经下令人学校停课,让所有学生都回家预防的了,怎么这里没封校停课么?”
李明山带着泣音回道:“我家两个娃子,一个是高三,一个是初三。”
“对不起!”
牛老诚恳地道起歉来。
高三和初三都是关键的学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成绩,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升学成绩,所以就有一些学校出现阴奉阳违的现象。不巧的是,病毒爆发时恰恰好是最后的冲刺阶段,学校自然不会轻易地放人。
作为教育部领导同时又身为老师的牛老,自然对这个清楚得很。
“三千人规模啊!是不是难搞了一点?”
肖强一听到“三千”的数字,脑袋就有点晃晕晕的。
岳空倒不是很在意,说:“三千人就三千人吧,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也幸亏之前有个紧急状态,让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停了课,现在学校里大约剩1/3的学生,也就是大约千人的规模,也不算什么难事,我最挂心的还是那里有没幸存者。”
郑千军毕竟是军旅出生,知道事情的步骤:“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派几个人过去探探情况吧。”
岳空点了点头,说:“等天差不多亮时,我亲自过去看看。六、七公里路程对我来说简直不费吹灰之力;而且其他人过去我更不放心,毕竟你们没有我的速度和逃生技巧,贸贸然过去简直是自寻死路。”
对于岳空的非人战力,大家根本不用怀疑,笑笑而过。
岳空见大家都支持,也就站起来发表第一个决定:“既然大家没意见,事情就这么定了。如果那个学校真的适合我们生存,那我们就在这里准备几天的物资,徐徐而图。”
大家都不敢大声说话,纷纷以点头表示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