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我在当地一没有威信和口碑,二没有亲朋好友,主事一般不会落在我身上,就算是有丧事,也都是当地自己人主事,所以我也很惊奇。
这人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沉声说明找我的原因。
孙寨地处县城的最边缘,与临省挨着,是一个三不管的地带,这人名叫孙大国是孙寨的村长,今天过来请我是给村里的丧礼主事。
一下午的时间都在路上度过,一路上孙大国有一句没一句地跟我聊着,来到村子的时候,东头的一户人家里聚集着十几人,不过连个灵棚都没有,棺材就孤零零地摆在院子里。
这个院子应该很长时间没人住了,杂草都已经长到棺材的一半高,几个妇女在简单地清理杂草。
一个嘴里叼着烟斗,六十多岁的老者,见到我和孙大国进来后,走过来说道:“村长,强子的事我就不多问了,就交给这个先生吧。”
这名老者就是孙寨的话事人,都叫他风叔,一般有事的话都是他在主事。
可是死者孙强,在父母死后,十几岁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已经有十多年没回孙寨,按照这里的规矩,连入孙家祖地的资格都有待商量,风叔自然不会给他主事。
前几天孙强从外地回来,和他同行的还有两个外地人,西装革履还开着小车,貌似是混得很不错,而且还说要在家乡投资搞企业,不过村民们只是看到这三人,每天瞎转悠。
本来他和村民们的感情就很淡,所以大家也就没人问他的事,直到昨天,两个外地人神色慌张地找到孙大国,说是孙强昨晚喝过酒后,回到旅馆便暴毙了。
情况也正如这两人所说,经检查孙强是因为醉酒后,呕吐物堵住呼吸道窒息而亡,可是这就难办了,他在村里也没有个亲人,和乡亲们也都十几年没联系,这后事可怎么料理。
不过两个外地人还算讲究,估计是念在朋友的份上,给孙强买了个棺材后便匆匆离去。
所有的事都勉强办成了,可是这下葬又成了问题,因为没有人愿意给孙强擎重,总不能把棺材摆在院子里,于是孙大国跟村里几个年轻人好说歹说,几人才勉强答应,现在就差一个主事了。
感情这就剩下看下地的吉时,孙大国把孙强的生辰八字给我,看了一下也没什么特别的,而且很巧的是,明天就是下葬的吉时。
第十三章万年古城
河南商丘市,一个拥有万年历史的的地方,坐落在中原地区,悠久的历史让她有很多传承,当然不仅有传承的精华,遗留下来的糟粕也是不少。
商丘虞城县木兰镇,在木兰祠不远处,有一个装修简陋手工艺品店,这是我花了身上所有的钱租下来的,其实把家里棺材铺盘出去的钱,再加上这些年的积蓄,盘下这间店足够。
只不过我把那些钱都给了张强的妻子,只留了五千块钱在身上,在父亲给我的书里了解到,黄泉话事人并不是绝对的一代传一代,这话事人的身份,是需要觉醒的。
张强父子的条件完美符合献祭的条件,所以只有他们爷俩成为我觉醒的祭品,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觉醒没有成功,严格的说是没有彻底成功。
或许是出于心里的内疚,在为父母守过灵后,我就离开了千里之外的家乡,来到这座万年的古城。
木兰祠又名“孝烈将军祠”,当地人还是习惯称呼为“孝儿祠”,本来是为了纪念巾帼英雄花木兰,但就是因为这个俗称,传到现在已经变了味。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不仅只是孟子的一句话,越是在这历史悠久的地方,人们对血脉的延续越是看重,所以就必不可少的重男轻女。
只不过现在遗弃孩子是犯法的,所以很多女儿较多的农村家庭,都会抱着女儿来到木兰祠,一方面是为了求子,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为了寻找有缘人,把女儿送养出去。
店铺开门的第一天,就有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光顾,我热情的上前招呼,还好在老家的时候也是做生意的,所以就比较熟,只是他见到我之后也是明显一愣。
“换老板嘞?”中年人疑惑地问道,听口音就是本地人。
“对,以前的老板搬到大城市享福去了,我现在是这里的老板,您放心,以前东西怎么卖,现在还怎么卖,请问您需要点什么东西?”我笑着说道,没想到这中年人还是老主顾,所以连忙打消他的顾虑。
“哦,那木事类。”出乎意料,中年人说完转身就走。
“等一下,你是来收养孩子的吧。”我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花名册放到桌上,而那中年人也停下脚步,回头疑惑地看着我。
这间店以前的主人,在租给我的时候什么都交代清楚了,这间店是一处收养信息联络点,以前的主人老郑在这一片人缘很好,所以周围想要送养女儿的人,基本都会过来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