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些饱经风霜,风蚀残年,老无所依,满脸皱纹,白发苍苍的老人,苏俊华不好粗暴地把他们哄走,苏俊华已经了解到困难人群扎堆前来公司求助的原因,询问每一个求助者,都是听人说华富公司有这样那样的好事。
那么究竟是谁在背后散布这样的谣言误导公众呢?此事非同小可,看来必须果断采取措施报告给县里的相关领导,请求县公安局查清谣言的来源,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不然给公司的正常工作造成巨大的干扰,这些造谣惑众的坏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岂不是让其阴谋得逞。
苏俊华没有丝毫的犹豫,果断采取应对措施,先吩咐食堂加做一些饭菜,安顿这些可怜的老人们吃顿饱饭,然后拨打常务副县长魏建业的电话,把公司这两天发生的这些奇怪事情向他汇报。
苏俊华一边诉苦,抱怨办企业多么辛苦不容易,企业能够依法纳税,多贡献税收即使对地方对社会的最大贡献,社会事业福利事业这些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怎么现在全变成企业的责任了,真是让企业不堪重负,到时企业还没做起来就被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给关爱致死了。
一边请求领导指示县公安局查清出事实真相,严惩造谣者,并让民政局赶紧派人来把这些鳏寡老人接走妥善安置好。
魏建业听了苏俊华的汇报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亲自带着县民政局的一位副局长和县公安的一位副局长来到了华富公司,协调处理苏俊华所说的问题。
魏建业了解情况后,也很生气,做出指示,要县公安局查清是不是有人在造谣惑众,要民政局安顿好这些鳏寡老人,打电话给县教育局局长,要教育局长通报至各中小学校,企业家捐资助学自愿,绝不能以公益为名逼迫企业家捐赠。
一定要严肃整顿这股歪风邪气,还扎根平溪发展的企业一个清朗的发展环境,让企业家愿意来投资兴业,而不是被这种歪风邪气吓跑。
校长们一个个兴冲冲而来,没想到苏俊华完全不似传言中的那般慷慨大方,其他校长因为苏俊华没有在他们学校上过学,所以苏俊华委婉地拒绝他们动辄几十上百万的捐资请求也情有可原,最不能理解的是金田镇中学的王校长和杨主任。
金田镇中学可是苏俊华的母校,苏俊华在金田镇中学上初中的时候,王校长还不是校长,还是个教导主任,教过苏俊华的思品课呢,看到苏俊华是个孤儿,家境贫寒,可怜他,王校长当时还把自己儿子的衣服拿给他穿,经常盛一些自家做的饭菜给他吃。
苏俊华在金田镇中学上了三年学,迄今为止一分钱也没捐给金田镇中学,他只在平溪九中上了一年学便被学校开除,却给九中捐了一百多万。
同样是母校,两相对比,这差距也太悬殊了吧,王校长是性格比较好强的一个人,从来不会因为个人的事主动去求人帮忙,耐不住全校老师的压力,她才破天荒地带着杨主任来求自己曾经教过的这个让她心里由衷感到自豪的优秀学生苏俊华。
哪知道苏俊华一点也不讲情面,一分钱没拿到就让她回学校等消息,王校长自讨个没趣,气呼呼地走了。
杨美珠在苏俊华办公室旁边的房间里焦急地等了半天,终于有工作人员把她叫了过去。
见到苏俊华,杨美珠直接了断地对苏俊华说:“苏老板,我女儿可还等着你的钱就命呢,这可是你亲口答应的,你总不能出尔反尔吧?”
“大姐,你先跟我说说,我有点让你说糊涂了,你女儿得的是什么病,治疗需要多少费用?我什么时候做过这样的承诺,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呢?”
苏俊华心里认为杨美珠肯定是好吃懒做,找不到工作,想以这种方式浑水摸鱼来他这里骗一笔钱吧,他可不能不问清楚事情缘由,随便来一个人编个借口和理由说自己困难就能从他这里拿到钱,坏的示范作用一旦形成,肯定后患无穷。
杨美珠听到苏俊华不认账便有些几眼了,哭哭啼啼地说出了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