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胡省长的态度

官程 听雨心动 10340 字 2024-04-23

省里在组建柳河酒业集团分厂项目引进工作小组时,省长曾亲自解说过,就杨冲锋放进小组里,还将他任命为副组长,必要的时候,会将他的级别往上调一调,调成副厅级。当时胡副省长虽说赞同,但心里也不会就这样真正认可,之后在省里见面座谈,印象分比较高。

之后,杨冲锋回县里,省里那边对香兰县的信息和工作进展情况还是一直都把握着。香兰县的准备工作情况,让胡副省长很满意,特别是对征地所做出的补偿,更是让胡副省长对他有比较高的赞赏,这才有胡副省长到来时的那种看重表现。同时,杨冲锋既然是工作小组里的组长,对杨冲锋看重哪也就是对工作小组看重。

这次胡副省长到西平市来,除了实地督查香兰县准备工作情况外,另外还有一个任务,这时却还不能够宣布,要等香兰县那边的工作满意之后才能够跟西平市里通报备案。听杨冲锋将之前自己都比较满意的事件翻出来说,胡副省长看着他也没有谦虚。

“杨组长,说到工作和对党与国家的贡献,你所经历的每一个职位,都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为地方造福为经济建设出力,也给很多地方做出来可让人借鉴的事例来,很了不起嘛。香兰县里的经济果林,今年应该丰产林吧。”

“还行,胡省长我们在落后地区瞎胡闹,可让您见笑了。”

“在落后地区瞎胡闹的人可多了,要是多些人向你这样探索和勇于开拓,那就是国家之福地方之福啊。”

“可不敢当您这样夸赞,一直都想向您多请教,一是工作上也脱不了身,再者更怕影响到您的工作和休息。”

“那好,今晚有时间我们正好交流交流。您在地方上做经济工作那么多年,工作实践正是我所缺少的,而你虽有意学习理论方面的知识,但却没有系统化,今晚就作为我们交流的开始吧。”胡副省长说。

杨冲锋确实也感觉到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欠缺,不是自己查找资料就能够补过来的,之前李浩所给出的学习任务,在现在看来还远远不够。“谢谢胡省长。”杨冲锋说着,肃整了表情,一副受教的态度。

“说好是交流,你这个态度哪是相互交流的态度。”胡副省长指着他说,虽然交往不多,但胡副省长对杨冲锋的印象给分却在不断地往上加。如今行政里,更多的人都钻研关系学,如何将自己的政绩放大,以此为凭据到达更高的位置,有几个人能够沉下来做些实际的工作?做些真正利国利民的事?

杨冲锋笑了笑,之前从没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就算做过工作总结经验介绍和工作汇报,但像这种面对面说经济建设的事,却不知道要从和说起。好在胡副省长却很健谈,两人就从杨冲锋在柳泽县是烟厂工人安置说起,之后,国际国内的一些经济变革和一些引人瞩目的时间都逐渐地谈到,将各自的看法谈说出来。

胡副省长的副手进到房间里两三次,为两人添茶水,或许想督促胡副省长早些休息,但看到胡副省长神采飞扬的样子,也就不说扫兴的话。

说了两三个小时,两人将话题转到香兰县来,说起西部省的实际情况,香兰县经济果林开发对地区的促进作用。杨冲锋自然要淡化自己的作用,很多地方都不可能复制香兰县这边的发展模式。他们没有万利集团支持,也不可能找到想柳河酒业集团这样的大项目来支撑县里的经济前进,对香兰县这样的特例,说起来杨冲锋就有很多话不能直接吐露出来了。

说起香兰县之前的亿元县这帽子,胡副省长突然说,“冲锋啊,今晚到这里来,本想先休息的,明晚再找你好好交流。可你们走后,杨建君市长又折身回来,在我房间里谈了半个小时,让我一时心绪也就无法平静。这才找你来消磨这时间,消磨这份心里的不宁啊。”

杨建君折回来跟胡副省长汇报工作的事,杨冲锋自然不好多嘴,更不能相问,当下就不说话等胡副省长说。“没有好奇心吗?”

“有啊,可领导的事不是我能够随意多嘴的。”杨冲锋实话实说。

“冲锋,你比我强啊,今后会有更大的成就。”胡副省长说,看得出是真心赞扬,“不像我,一直都不能压制住自己的喜好,将情绪都表露在外面,说起来还是自己的修养不足,难成大气啊。”说着就有些感概,这却是大实话。

在体制里,一个人要是不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总将喜怒表露在外,当真是走不远的。杨冲锋自己就有很好的感受,在柳省时,对柳城市交警队的动怒,虽说柳省的领导对交警队下了重手,但对自己何曾不是一次打击?当时要是换一种手法来,或许能够找到既清除柳城市交警里的毒瘤,又能够不伤及自身。

“胡省长,一个人的性格也不要轻易去改变,要真改变了,或许很多事也就改变了,谁能够断定一定向好的方面发展?”当然不好去评介胡副省长的性格,他那种耿直或许就是他一直拼搏的源动力。

“说得好,虽说每次都会为自己的性格有些自责,也可能有些懊悔,可静下来想,也是自己长时间积累下来的观念,哪是说改就能够改的?今后倒不用再为这事去伤神了。”胡副省长说着,稍停了停,又说,

“杨建君市长今晚提到香兰县的亿元县,更提到了香兰县的香兰大道。冲锋,你对这问题怎么看?”

没有想到杨建君会找胡副省长说到香兰大道,自然是因为香兰大道破损的街面将他彻底激怒了。没有想到他还是如此刚烈的人,容不下这些东西,在市里这边不好直接反驳李彪的决定,或许也是因为他要是和领导直接相抗,就会面对李彪与吴文健的联合,就算不结盟,也是他无法抗拒得了的。市里的大局,是要配合好省里的工作导向,要是市里先斗起来,对香兰县迎接考察的准备工作势必会有较大的阻滞作用。但要是胡副省长这边有什么决定,那就有机会对着问题进行追查,从省里的高度或许能够找到机会。

又或许,杨建君对胡副省长的性格了解得比较透吧。

“胡省长,县里的情况和杨市长所说的应该是一致的。市里和县里对这一即成事实,要怎么样处理,也就有不同的看法。最主要的原因是市里和县里目前所处的形势,都担心让一些事影响到大局的行进。”

“这个问题杨市长也提到了,看来市里这边虽没有就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决策,大家都想法都很一致嘛。那你自己的想法是什么?”

“胡省长,我能有什么想法?我想,还是请您明天到实地看过后,才有更准确的印象。您说是不是?”杨冲锋这时也不想说出自己的意思,要不是自己刻意汇报,也不会促成杨建君市长和吴文健的决裂,更不会引发出杨建君这般强烈的动作。杨建君反应这样激烈,倒是之前怎么都没有想到的事。

听杨冲锋的话后,胡副省长没有直接说什么,看着杨冲锋像在揣摩他这句话的含义。之后指着杨冲锋说“你呀你,好,今晚就到此为止吧,休息了。”

第二天,一行人七八部车一起往香兰县而来,市里书记李彪留守,杨建君和吴文健都陪着胡副省长前往香兰县,市里的工作人员也有一车相随。

杨冲锋早就通知了吴文兴和孙大坡等人,他们自然也会到县界出来迎接领导,进来香兰县后,车队就更长了,十多部车往前走,前后都有警车保护着。在香兰县说来,虽不算很特别,却也引人注意。

车队进入县城,那宽大的香兰大道让胡副省长受到不小的冲击,当初这样的项目也能够通过省里的审批,当真也算是一桩奇事。这时多说这些确实有些为时过晚的感觉,只是心里那股不甘之意却淤积着不肯散开。

从环城路进香兰大道,没走多远,就到跃进路那边。破损的街面让车队的车速一下子就慢起来,胡副省长将车窗要下来,脸一下子就阴沉下来,两眼那深处里的火焰在慢慢地长着。两三百米远,车队足走了五六分钟才通过。走过后,胡副省长将车窗摇上来,对前面的副手说,“等会找机会将这里的情况拍下来,能够听到下面群众的一些真话就更好。”

“省长,请您放心吧。”

老黄家在各方面的资源很多,杨冲锋虽也可直接去查找,但他一般都不愿意自己出面,也很少利用自己的身份,借用黄家的优势资源。可该用时,也不会故作什么姿态。

胡副省长之前在省里见过一面,回县里后也就没有什么联系,对他有什么用的背景,能够弄清楚对今后自己的工作,也就有更好的分寸。有一段时间共处,而对方的职位远高于自己,不是有什么顾忌,但在体制里有些事情确实不能随自己的心意去做。

“我就知道,”黄天骅笑了声,“三婶那里我会转告的,可不要让她等五年十年的。”说着黄天骅将电话挂了,杨冲锋知道,三叔也才要去找人核查一些东西。胡副省长在西部省里,自然是有的影响,但对于他这一级别说来,黄天骅却不一定都认识。

车到市里,杨冲锋直接到市委去。见到田军后,说“田处,当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杨书记,真不好意思,接到电话都才到县里吧。”田军也是估计,向俊涛先总得要对杨冲锋进行一些采访,要些时间。而他在打杨冲锋电话之前也给向俊涛先询问了,估计杨冲锋已经回到县里。

“这也是常事,”杨冲锋说,“书记呢?”田军这样解释也只是一种客气与尊重,行政工作本来就是这个特征,又不是市里的原因。见杨冲锋问,指着里间办公室进行示意,自己先去敲门。

进到里间,李彪见杨冲锋到了,从办公桌后站起来,也不握手直接走到沙发上去,对杨冲锋说“过来坐会吧,估计还要一会。辛苦你跑来跑去的。”

“书记,不辛苦。”杨冲锋说着坐到李彪对面沙发上,田军也将茶给端过来,接住时准备站起来,却给李彪用手势给压住。和田军之间的客气,有一半是做给李彪看的,对田军客气也是对李彪的尊重,同时,也将与田军之间的私谊淡化一些,免得领导多心。

等田军出去了,两人反而没有话说,很多都应该进行交流的事,这时却不知道要选什么话题来说比较恰当。杨冲锋知道要说县里的事,既是胡副省长要来看的,也是李彪此时心里存疑的事,至少说到县里,不面会提到香兰大道的破街面。

这个话头会让两人都很尴尬,李彪虽对节目的修缮做出了决策,对之前所做工程质量太差选择无视,但只要的选择也是迫于形势,内心里也不一定赞同这样做的。杨冲锋早先汇报工作时,故意提到破烂街面的修补问题,用意当然是征询市里的意见,而且是当着吴文健和吴文兴的面来提出的,两人自然也会理解杨冲锋的用意。李彪最后还是决定无视,给杨冲锋说来也是一种打击。

两人的关系虽不会因此而出现裂痕,但不做解释也会慢慢疏远,李彪却不好将诸多顾虑都直白地说出来,杨冲锋更不会说出比如我会理解领导的处境领导的难处等等是话来。

静默一会,李彪说“据胡副省长说,你是省里引进工作小组里的副组长呢。”

知道李彪的意思是说杨冲锋之前都不提这事,让市里都不知道。“书记,那也不过是省里要将分厂放到香兰县,安排这样一个地头蛇,方便他们工作开展,免得省里的人到香兰县后连饭都找不到地方吃。”这话当然是往另一方面引,不想让市里对自己知道太多,可李彪哪是这样容易误导的,指着他说,“你啊,有些时候让人还真看不清,过了后回想起来,却又是那么精准地处理。”

“书记,那也是在您指导下进行工作的。”

“说到经济方面的能力,又有几个人能够和你相提并论?我不行,杨建君市长也不行啊。这是事实,也不用往自己脸上贴金。”

杨冲锋只好笑了笑,不接话。再往下说就要触及到另一些话题,也不是这时候适宜说的。

“县里准备也算充分了,对胡副省长我可没有太多的了解,你让县里多准备充分一些吧。”李彪说,作为市里一把手,对胡副省长的了解自然会比杨冲锋要深入的多,上午香兰县才将开发新区的工作对市里进行汇报,这时李彪还在强调,看来胡副省长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下面的要求当真是比较严格,这一点和三叔那边所给的信息一致。

“好。”杨冲锋应着,却没有直接给县里打电话去,李彪也就知道他来之前先给县里做了布置。看着杨冲锋,眼里不禁又多了一份内容来,年轻而工作又突出,到县里两年来不仅业绩耀眼,政治斗争也显得极为成熟。香兰县的情况李彪如今也知道不少,杨冲锋不仅站稳了脚跟,还对势力极强的对手逼得步步后退,这些事虽不说出来,李彪作为市里的一把手,哪又会不知道?

有些事情两人都知道要绕开,等一些时间彼此会想得更深刻些也更全面些。李彪也是那个断决的人,不会为依据做了决定的事而随意改变。到西平市来,也要一些魄力才能打开局面,而如今李彪更为重要的是将局面稳定下来,再图扩展。

时间也紧,没有多少话可说也正好合着时间。胡副省长到市里来,随后可能要去县里看,看那边的准备情况。胡副省长是第一次到西平市来,作为地方的领导自然会隆重一些。副省长宋为工作而来,李彪也不会将四大家主要领导带去,但他自己、市政府相关的人总会是要到的。杨冲锋作为特例,是副省长点名的人,自然也要随同接人。

四辆车一起走,到出西平市时市公安局又拍了两个车开道,一起到西平市边界相迎。时间换算掐得准,到边界时,胡副省长的车也就相差十公里样子。这边公路路况不错,车速虽不会提猛,但也不用多久。

杨建君和吴文健下车后,见杨冲锋也从车里下来,之前就见他的车心里虽觉得奇怪,但也绝对能够理解。这时下车了相见,杨建君倒是主动些,不等杨冲锋说话,就先说“杨书记接到任务还没有回县里吧。”

“市长,谢谢关心啊。接到通知时已经回到县里了,赶过来刚好不误事。”杨冲锋说。

“杨书记,给你个提议,今天的油费就要李书记帮解决,人累点不说,多跑两趟的油钱却要市委给报销。”杨建君说着,等杨冲锋从后面走过来,李彪站在最先的位置上,和杨建君近着,说话时李彪也都听到。

吴文健的车是在杨建君之后,却又在杨冲锋之前,杨建君与杨冲锋说话时,就将吴文健夹在当中却像对他无视而没有这样一个人存在一般。杨冲锋也理解杨建君的心境,他是对上午的事故意做的,也算是一个是非分明的人,倒让杨冲锋对杨建君的感观一下子变化不少。

体制里的人,只要有些棱角都会给磨得圆滑,做什么事都想着滑不留手才好。可杨建君得知香兰大道的事后,当时虽没有直接说出什么话来,但立即对吴文兴就表现出冷淡,而对孙大坡进行扶持的用心来。这种对是非的表现,今天在场的人也都能够体会到,而此时再见到杨冲锋时,说的话就算与香兰大道无关,也与老吴家没有直接关联,却将他和杨冲锋两人之间的吴文健给无视,在体制里也算做得过火的,或说不顾一切的。

李彪没有接话说,他何尝听不出杨建君话里还有另一层意思来?也是对他这个一把手表示出自己的不满。

吴文健脸上倒是平静,站在自己车前也不走动,对市长和杨冲锋之间的说话就像和他毫无关联一般。心里当然明白,这时,要不是香兰县的那个工作之前他就参与了,一杨建君的想法,肯定会将他避开。目前市政府这边的工作,市长也不能意气地说调整就调整,从分工上说这些都是他所进行的工作范围,市里也不会就这样将他规避开。

只要过一两个月,省里那边就会有明显的信号了吧,到时就算杨建君想调整自己,只怕省里会有直接的声音过来。这时也不用去计较这些事,吴文健心知要想得到杨建君的认可是不再可能了,也不会再多做表面光的工作。

杨冲锋见市长说这些话来,心里也只苦笑,他的用心自然都能够看的出来。故意用自己来逼一逼市委书记,并对自己表明立场,这时自己又怎么好表示?吴文健怎么想不会去考虑,市委书记那里却是要顾忌的。脸上笑意不减没说“市长,要说讨要油钱,我得找市政府才对。政府管钱嘛。”

“杨书记这么说倒是我的不对了,好,今天的油钱算我的。”

“谢谢市长。”杨冲锋说着从吴文健身边走过,谁也不会为这点油钱来当回事,见李彪回脸看过来,三个人知道胡副省长的车就要到了,当下也都将注意力放到公路前方。

很快就见有车过来,几个人自然而然地站到各自的位置上。杨建君和李彪两人在工作上平时虽有各自的主张,有一定的斗争,但此时这些人从外在看来都是那么融洽。杨冲锋知道在自己前方的三个人,今日之后,就将是各自阵营里的代表。杨建君和吴文健之间的割裂居然这样突然,而又毫无回转的余地。看着杨建君那种多少有些文质气,也感觉到他那种不肯对腐坏的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