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莹的车从后面追来,到杨冲锋的车后鸣笛示意。杨冲锋索性将车停下来,让赵莹上到自己车里来说话。赵莹的车有她副手开着,做杨冲锋车上后,心里好奇杨冲锋怎么会突然往县里赶,却没有问出来。
“县里有人想搞事,借口就是酒厂改制问题。具体情况还要到县里后才清楚。”杨冲锋说,然后把知道的情况说给赵莹听,县里有人闹,可不要将银河天集团工作组的人牵连进去才好,告诉赵莹,也好让她提醒他们的人多加防范,免得让事件性质改变。
“很严重?”赵莹冷冰冰的脸上第一次有疑问和关注,杨冲锋没有注意她细微的变化。说“放心吧,我会处理好的。叫你过来,是怕你找不到我又会乱想。”杨冲锋为了体现自己合作,对给赵莹的承诺负责,走哪里都会先通知她一声,至于她跟不跟去,则是她的事。
群众闹事赵莹没有亲历过但也听说过,几十人乃至几百上千人一起,经常性不可控制地发泄一通,政府通常都是退让。只是不知道这次柳河县的闹事,又是针对酒厂改制而来的,不知道柳河政府会有什么样的退让,会不会损害银河天集团的利益?或者修改之前的合约条款?细算起来,这次合作双方都没有亏让,称得上是平等协议,要是柳河县单方修改协议内容,银河天集团就唯有指望今后经营中获得巨大成功,才能从中获利了。
车到柳河县之前,杨冲锋接到朱志飘和万平辉的电话,要他尽快赶回县里。估计他已经知道县里发生的事件,也没有在电话里细说,朱志飘有些急躁,担心闹大了会影响放大让市里对县里班子表示怀疑;万平辉却用商量的口吻,再说着闹事两方的要求,县里要不要让步。杨冲锋自然不肯表态,有领导在上面,此时自己对情况都还没有摸清,哪能胡乱出主意?对万平辉说一切听领导的,对朱志飘则安慰两句,表示自己会尽快赶到县里。
进了城,也不慌去见那些人。杨冲锋将车停在路旁,给彭正勇打电话。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彭正勇就算没有得到详细的情报,大体起因应该摸准了。彭正勇可能是在县政府现场里,接听后感觉到场面乱,彭正勇跑到一边说话:“杨县,两边的局面基本控制住,您放心。木器厂和肉联厂两个厂的人提出不准将他们的厂卖给私人,说那是国有资产,不能做败家子。两个厂的领导口径一致了,之前已经在‘长宜大酒店’里聚过,工人都是厂领导召集出来的。真正意图不明显。”
停了下,等杨冲锋消化所说的内容,彭正勇继续汇报,“酒厂那里虽然闹得凶,但不是大多数工人的意愿,酒厂里有三四十人跳出来,胁迫大家一起,没有出厂。说要和县里对话,要不就会每天游行罢工,闹到柳市去闹到省里去。真正核心就是一两个人为首的是一档子才入厂两三年的年轻人,改制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这些人,平时没怎么上班,工龄又短。估计他们就是想这样闹一闹,才维护他们的利益。”
“有没有遥控的人?”杨冲锋说,两件事凑合着一起,太巧合了。
“目前还没有找到,杨县,酒厂的厂长李强病了,住进县医院,有些蹊跷。”
“工作面撒宽一些吧。”杨冲锋指令说。
挂了彭正勇的电话,场面控制住也就不要太急,多从侧面了解情况,再正面出击突破,工作的效果才会出来。这时,田佳铭打电话过来,“杨哥,估计你到县城了吧,我让阿强立即过来。”
“在电话里说吧。”杨冲锋怕阿强过来让有新人看到,会将情况弄的更复杂。田佳铭随后就让阿强给杨冲锋说了知道的情况,事情很简单,也很明显。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想乘火打劫,捞一点资本。杨冲锋心里冷笑,有些事不是这么容易闹出来的?
车开进县政府里,大院子里没有几个人,估计阙丹莹已经将人带到大礼堂里了。杨冲锋下车时想,去年下岗工人冲进县政府讨说法,将工人引到大礼堂里对话,这却成了县政府处理类似事件的惯例,也是好事。只是不知道两个厂来的工人中,有没有去年到的人。
这一次县里对出现的事很重视,杨冲锋还没有走进大礼堂,就见到县委办主任江芹敏从礼堂里出来,一见杨冲锋,那脸上的表情变化很丰富。
“江主任,情况如何?”杨冲锋见江芹敏先问,虽说大体情况以及了解,但此时细致的情况却不知道。
“杨县长回来了。书记正在大礼堂里和工人代表对话呢,工人中提出要中餐,这不我得去帮他们弄。酒厂那边县长已经过去了,说也控制了局面,正在相互沟通。”江芹敏说着,却看了看杨冲锋身边的赵莹,这女子时时跟在杨冲锋身边,会有什么好事?心里猜疑腹诽。瞪了赵莹一眼,江芹敏急忙离开去办她的事去了。
杨冲锋这时才想起带赵莹进去确实不妥,说“赵小姐,我看你还是到我办公室去吧,大礼堂里人太多,万一闹出乱子冲击到你就不好了。”
“我才不怕呢。”跟杨冲锋的时间久了,总觉得要看到杨冲锋心里才踏实些,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一开始对杨冲锋是极深的恨意,此时却在不知觉中那种恨意就转化城对他的依靠和信任。心里也没有明白意识到这点。就觉得这杨冲锋身边不会有任何危险。
上次身边有阙丹莹在,这次身边的赵莹可不能比,对方的目标有可能转而攻击赵莹。要是没有银河天集团的出现,酒厂改制和那个木器厂肉联厂的事就不会发生。“你要不听,下次就不告诉你我什么时候走。”杨冲锋威胁到。
“你……耍流忙。”赵莹没有走开,固执地要跟在杨冲锋身边。杨冲锋没法,两人往大礼堂里走,大礼堂里彭正勇带着几个警员站在朱志飘身后,朱志飘面对着几十个工人。工人对面,除了朱志飘、彭正勇外,杨冲锋走进后领一边还有好几个县委里的人。
走进大礼堂,有工人看见杨冲锋和赵莹,吼了一声,虽有的人都看了过来。赵莹顿时就紧张起来,向杨冲锋靠近一步,想躲到他身后。赵莹太过靓丽,平时要是那些人单个在她面前绝对不敢抬头正面对视,此时在人群中,胆气就大量,有些稍年青的人就有调习的勇气,只要哪怕被这绝色的女人看自己一眼,也就够了。
彭正勇见到场面突然骚乱,也就发现杨冲锋和赵莹两人进到大礼堂里,忙和几个警员过来接应。杨冲锋不为所动,面色不变地看着人群,人群里凡是和他目光对撞的人,都急急地调开。
“杨县。”张智奎突然出现在杨冲锋身边,站到赵莹身前将那些目光都挡住,警员也过来了,将两人接到朱志飘身后。朱志飘早见杨冲锋到了,心里的底气也就足了些,面对成百的人,朱志飘总觉得没有什么话好说。心态上镇不住,就算说出话来,也没有多少底气。
杨冲锋见朱志飘和工人们在对话,到了后也不说话,听张智奎说着这里的情况。今天这两个厂的工人莫名其妙地打着不准将那破厂征用的旗号,却没有提出什么具体的要求来。这就愈加明确,他们的到来是有心人在作怪。
事情总会弄清楚的,历史车轮下也总会有螳螂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杨冲锋想了想,很容易地将事件的核心翻出来,只是这时候不是算账的时机。
朱志飘说了几句后,找到机会,就走到杨冲锋身边,说“冲锋县长,改制小组的事还是你对情况更熟悉些,给他们解释会更准确。”
“书记,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好,我检讨。”杨冲锋对朱志飘说。
“群众对新事物不理解,我们是理解他们的心情的,做好解释工作,耐心些就是了。”朱志飘说。
“书记您先休息下吧。”杨冲锋说着走到群众前面。
总计人数不足一百人,杨冲锋对他们都没有什么了解,也不知道此事他们心里到底想什么,可扫眼过时,见到几张面孔有些熟悉,慢慢确定这几个人肯定是上回在大礼堂中的人。
酒厂改制一经和银河天集团签约后,改制就进入了快车道,日程都安排着。一个月内就会将原酒厂相邻的另两个厂的厂址征用,作为酒厂扩建的新厂。老厂会一直生产,等新厂投入生产后才反过来改进老厂的生产线。前后时间也就在半年里,厂房修建自然要快,钢筋骨架组合相连,时间上还是很充裕的。
县里各方面的工作,进展也很顺利。这一切完全得力于市里的全力支持,将酒厂改制项目作为全市的样板和标志性的项目来看待,引领柳市地区今后几年内经济工作特别是在是一种工作的模式。朱志飘和万平辉都不会给这样的工作设置任何障碍,市里也会不时派人到柳河县来看酒厂改制进行的情况。
阙丹莹从省城回来后,将酒厂已经和银河天集团签约的消息带回来,酒厂厂长李强在政府里开会听到这消息后。眼前一黑,差点就要倒地,算好还是克制住了。从酒厂创业,到发展壮大,在到目前的衰退勉强用县里补贴进行延喘着维持。李强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获取了相应的利益回报。
酒厂真要改制,他再不能是酒厂的代言人,也不再从酒厂中得到相应的利益。这两三年来,酒厂虽说创利不多,但足够李强花销,在县里的地位和际遇,到哪里别人都还会给面子,完全是依靠酒厂的背后支撑。酒厂要是和他没有了关系,今后自己怎么能够适应那种生活?
看见赵致静坐在那里听到改制成功的消息,眼里爆发的兴奋的神色,让李强更加嫉恨,恨不得将手里的茶杯直接拍在他脸上。这些年来,李强一直将厂里的不少权力都交给他,本想他应该知道自己的心思,应该感恩回报,应该和自己一条心。可赵致静在杨冲锋到柳河县提出酒厂改制后,就旗帜分明地走到杨冲锋那边,还成为杨冲锋的主要核心成员。
分明是养不熟的狼啊,李强对知恩不报的人特别恨,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记恩报恩的人,记恩报恩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要是连这一基本准则都没有,哪还算得上一个有良知的人?赵致静后来就更加活跃,李强虽恨极,却知道就凭他那是无可奈何的。
到目前,酒厂改制已经板上钉钉,成为事实。从县政府出来,见赵致静那喜色于外,心里就在盘算。这些无知后辈就是这样般,什么事都想得那么容易,太天真了。改制方案李强也见过,知道里面具体的操作,当时就想。如果改制仅仅动酒厂,阻力就会少很多,有赵致静之类的人在厂里使力,引导这些无知的工人随他们走。
但改制方案里胃口太大,要将酒厂扩建,生产规模在三年后扩大到目前的十倍。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以为投入技改前就能将销路打开,就能让大家都来购买“柳河醇”。那真是自找死路。
另外,改制还会牵涉到酒厂相邻的木器厂和肉联厂,那将牵涉到多少人,又会触及到多少人的利益?那里的工人会轻易答应将厂就这样送走?做梦去吧。见赵致静劲头很足地走在自己前面,心里想着之前赵致静在自己前面哪敢有半点张狂?现在以为有杨冲锋撑腰了,就了不得?老子就让你们这些年轻知道,什么才叫老而弥坚,姜还是老的辣。
回到厂里,李强让自己信得过的人通知厂里的职工开会,传达县政府的精神:酒厂改制正式进行,合作方已经开始运作。酒厂这边给一个月的时限,要将所有厂里的内务整理好,等带银河天集团来接管。
对工人说来,原先厂里的工人,绝大部分的人都会被接纳安排,但少数一些平时都不怎么上班的,一点业务和技术都没有的人,可能会落聘。这些人厂里却会给予一定的补偿,这部分人往往就是和县里有着牵连的人,有一定的背景。以前厂里都不敢干涉他们的人。
这次开会李强没有让赵致静讲话,从头到尾都是他一个人在讲。先说酒厂的创建,酒厂的发展、兴旺,说起酒厂的回忆史发展史。之后才说到酒厂改制已经走入程序,不以每个人的意愿那一刻已经到来。
李强虽然没有明说什么,但给人一种酒厂走进末日的感觉。好在工人们早就听赵致静谈过股份制是什么意思,虽然大家对公有私化疑心重重,但想到酒厂有可能经济效益会变好。对工人说来,大家对酒厂的感情是很深,但生活的现实也很明白地告诉他们,事实就这样,有效益才是真的好。
当着全厂人的面,李强也不敢公开说出那些反对酒厂改制的话来,毕竟他这个厂长也是政府给他的,要是县里领导都不支持他,那才会更惨。
自从酒厂改制提出来后,李强就多次找过万平辉县长,诉说自己的苦处,也表出决心,自己一定会加强内部管理,将酒厂管理得扭亏为盈。可万平辉每次都笑笑地要他沉住气,对万平辉县长李强是极为敬服的。见他一副笃定的样子,也就对赵致静等人所作的事,不怎么干预。可事情演变到现在,就差被人从厂长位置上一脚踢走了,哪还你坐得住?
李强就算不是酒厂的厂长,县里也会有另外的安排,很可能在级别上给升一升。之前不过是一个副科,调出来后肯定能得到正科的,当然,不会是去什么实职的位置。
开着会,李强的脸色慢慢变得黑起来,让人理解是他对酒厂的留恋。酒厂改制具体怎么样操作,还要等银河天集团的人到来,特别是对原工人的处置,县里虽说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可对方知道落后地区的那些厂里,工人的大体情况。主要的群体是技术熟手,但夹杂着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工人的觉悟,到厂里纯粹就是混工资的。这一部分人要是不改,肯定会被清掉。
酒厂改制的风声音就吹过很久,春节前就开始了,人们的心里已经认同。散会后,更多的人只是关心具体是怎么样操作的,涉及到工人自身,改制后会有什么变化。赵致静对具体的条款也不详知,但对改制后酒厂的前景却很有信心。工人的也不会弄出什么大的波动来。
杨冲锋到土岭乡检查了该乡春耕给农户贷款情况后,感到很满意,汇报材料中,对高凹村这个点也就突出了些。阙丹莹知道他的用意,是要给阙德望的提干作出准备,从目前看来阙德望已经有不少的积累了。
从土岭乡回来,阙丹莹知道杨冲锋心里的情意,心里也甜美。总想找机会再给杨冲锋享用自己,无奈冰冷美女赵莹却看得紧,连深夜里都会偶尔走进杨冲锋的房间里查看。阙丹莹极为恨她变太,但也没有办法,赵莹毕竟是银河天集团的老总,表面上总是要客客气气地。而杨冲锋这段时间对赵莹态度也好不少,没有之前的抵触,也很少再捉弄赵莹。
赵莹却认定杨冲锋只是在迷惑于她,想让她松懈下来,才会给他找到机会。
杨冲锋懒得理会这些人,找机会去柳市两天,陪陪黄琼洁。医学表明,女人怀孕后再稳定期也要适当做些男女之间的那点事,杨冲锋自然要去完成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杨冲锋走柳市才半天,就让李强知道了。李强的消息来源是从改制工作组得到的,确知杨冲锋离开后,李强犹豫着要不要给自己的老领导,如今的县长万平辉打电话,将这事先做下请示。可万平辉一直对他态度都很不明朗,不像以前那样,将事情的做法都给自己说清楚。
一支烟接着一支,感觉到口里有些苦,嗓子眼也冒出火来。之前,李强觉得这酒厂虽说效益不太好,自己在县里却混的滋润,到哪里都会有朋友笑脸相迎。而现在连一个人都没有可以商量的了,这事要不要做起来,真做起来会闹到多大,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会不会将自己揪出来。李强一直都没有把握,也不知道要怎么来进行判断。
对县里的了解,李强都是从万平辉哪里得到的,他的意思一直就难以琢磨。市里的态度说是坚定,可在李强看来,万平辉会比任何人都能够更好地理解市里的态度,也有更准确的内线提供市里的做法。
万平辉县长并不看好酒厂的改制,那他是在等什么呢?从一开始给万平辉请示后,没有得到明显的答复,李强就在琢磨这个问题,都一直没有得到答案。现在却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自己将没有一点机会。
他要争取,要乘杨冲锋离开柳市的日子里,做些对自己更有利的事。也许,老领导也是再等这样的机会吧。
强龙不压地头蛇。李强觉得杨冲锋一开始就拿他开刀,太欺负人了。他李强也不是好欺负的,在柳河这个小县城里,哪容得一个这么年轻的外县人来欺负?
李强权衡着,突然觉得要拼力一搏,反正没有几年好混了,自己就算没有做什么,还不要坐冷板凳了,就算最后没有做成什么,也不过是同一结局。将手里的烟头在茶几上用力一捻,抓起茶几上的电话拨打。
李强平时很大方,对待下面的人也很够意思。时日长了,在柳河县里也就可招几个人,在酒厂里,更有十几个人说关系进来的,平时只看李强的意思,受到一般工人的鄙视。这些人平时几乎不上什么班,也好无技术可言,这次改制受到冲击的也就是这些人。
他们到酒厂里来,完全是因为身后有背景,有关系。酒厂改制后,这些人或许不会因此而丢掉工作,可要是让人这样请走,心里却很不甘。一般的工人对改制有盼头,他们却是很抵制的,没工龄没技术,要想留在酒厂里就很难。除非当作新人,从头开始。可这些人已经习惯了那种不用上班却能够拿钱的生活,哪肯踏踏实实地从头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