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一散去之后,连诗雅到了连母跟前,道,“祖母,明日既会举行宴会,孙女儿今日便在清泉院歇下不走了,这样的大喜事,孙女儿想留下沾沾喜气,您可别赶孙女儿啊。”
连母懒得多看她一眼,吩咐了自己身边的大丫鬟一声,道,“黄岑,你安排个人,将她领着去清泉院吧。”
连诗雅大喜,道,“谢谢祖母。”她低头,唇角露出了一抹即将得逞的笑意。
连诀回到文华院后,连母便已经给他的院子里又增派了许多嬷嬷和丫鬟,好多贵重的器物一一往他的房里搬,如今,他是郡王了,派头上自然要做足一些。
四九仿佛与有荣焉一般,背着手,神气活现地指挥着众人。
而连诀坐在书桌前,身旁很热闹,他却没有理会。
他从怀中掏出那半块双鱼玉佩,放在手中,细细地看着,想起那个孩子般天真坚强的人对他说过的话:
“连诀,你那么厉害,你一定可以的,我等着,等着有一天你风风光光的回来,那时候,我一定去城门口迎接你,给你接风洗尘。”
“少爷,哦,不,郡王,您看这花瓶放在此处如何?”四九走了过来,打断了他的思绪,问道。
连诀回过神来,怔怔地看着四九手中拿着的花瓶,站了起来,转身走了出去。
“郡王!”四九忙放下手中的花瓶,跟了上去,道,“这是要去哪儿啊?”
“四九,你留在这里,我出去找个人。”连诀头也不回,大步走了出去。
四九站在原地,自言自语地道,“才回来,找什么人呀,四九还没好好和我的少爷说说话呢。”章节
在一阵噼里啪啦的炮仗声中,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氛围,只见连诀在众多人的簇拥下出现在了相府门口。
他头戴翼善冠,身穿茶色五爪蟒袍,腰间束着玉带,玉带中间镶一颗红宝石,脚蹬黑色厚底皂靴,隐隐的,他浑身多了一股仿佛浑然天成的王者气势,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尊贵,只是可惜,那俊脸上多了一道疤痕。
连似月站在人群中,默默地看着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如今的连诀,已今非昔比了,也许血液中流着皇室血脉的原因,有种隐隐的力量将他与这个皇宫推的越来越近。
大夫人暗暗地和周嬷嬷对视了一眼,脸上闪过复杂的情绪,直到连诀走到她面前,跪在地上向她这个母亲请安,这是被封为郡王后该向大夫人行的大礼。
她怔怔望着面前气度非凡的“儿子”,终伸出手,将他扶了起来,道:
“如今你已贵为郡王,品阶比我还要高,往后无需行此大礼了。”
连诀抬起头来,望着她,一双眼睛如琥珀一般,清澈明亮,没有任何杂质,他道,“无论孩儿品阶如何,母亲便永远是母亲。”
大夫人心头一颤,感到自己丑陋的心思被看透了一般,眼神微闪,道,“诀儿是个懂事的孩子。”
连母在一旁欣慰地道,“大房的,你真真生了个极好的儿子,咱们连家上百年来,从未有人封过王,你这儿子是第一个呀。”
“是老爷和您教导有方。”大夫人忙道。
“弟弟,明安郡王,恭喜你了。”连诗雅从后边走了上来,躬身道。
连诀淡淡地看了她一眼,道,“多谢。”
“母亲,兄长,现在许多朝中同僚候在外边,等着向四弟和明安郡王恭贺呢。”三爷连延涛兴冲冲地从外边儿小跑着走了进来。
如今,连家长子被封异姓郡王,风头胜过当年的萧河,足见皇上对连延庆的重视,文武百官自然会趁着这个机会前来巴结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