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佬打得那个欢啊!150米至200米内的鬼子,没死的躺着装死也许没事,炮弹炸起的火焰和来不及熄灭的火把光线下,16联队所在地暴露着的日军就是活靶子。
唯一有效的躲藏点只有炮弹坑,只见尚清醒的日军顾不得还击,一波波往旁近的弹坑跑去、爬去。
有效射距达300米的t冲锋枪、半自动步枪一打一个准。狙击手则不会随意开枪,只要发现日军的机枪火力架起或那一处可疑、方开枪射击。
掷弹手便观察着往黑暗中、没被打击处抛射榴弹。火力机枪手更不轻易开火,只有战友呼唤或发现敌军重火力点,才会拉响‘电锯’。狙击手只会果断地将威胁到战友的日军打爆头。
日军不是东北军,慌乱稍过,他们便立即组织还击,可他们瞄准的枪口火焰飘忽不定,敌方绝不与同一个点射击超过1秒半秒。
最多三枪之后,火焰光线便消失,遂另一处的微弱枪焰方出现,难以抓住准确的射击机会。
就在日本无所是从的时候,一个迫击炮班的两门迫击炮、停下了炮弹发射,而是一发发、不简断地往天上打着照明弹。
他们距离日军所在超过3000米,除了16联队仅有的两门75野炮够得着,其他的日军别说看得见也无可奈何。
可惜两门野炮在弹药车殉爆时,便已成为了废铁,炮弹与炮兵跟着殉葬了。
“战术冲锋,英勇的日耳曼勇士们,上!不要让我们的人格侮辱了薪水,干掉这些黄皮猴子。”
凯恩换上第二个25发弹匣,带头从散兵坑里玩着腰出来,见有目标便两个单发射出,随即卧倒。先观察前方敌情和左右两侧战友的动作后,凯恩才会考虑是否前进或举枪射击。
这不是凯恩怕死,而是特种兵的战术,其不会像步兵一样的死冲。而更能指引下一步是否动作的、还有身后不会轻易动弹的火力机枪手和狙击手,他们往往在射击时,遂是突击手需要攻击和打击的目标。
特种部队或dj警卫营这种特种性质的部队,在攻击中,是相对稳重的。当需要时,他们的速度会快如狂奔,但此刻的他们便如此的稳扎稳打。
自从特种作战旅的直属炮兵部队组建以来,便一直不停地训练训练再训练。
基于老板的特别照顾,321的平日实弹射击配额较大,但今日这种过瘾的机会,实在实在难得,打一枪与放一炮的区别实在太大。
82公分的迫击炮弹,比75口径的野炮可大。一颗颗放进去、打出去,累是累些,真比75野炮拉炮绳更直接、更过瘾,尚不会如山炮野炮、步兵炮般,炮声震响得耳朵聋。
‘蛇尾巴’蒋金华,便是那冒充的日军通讯少尉,他与冒充军曹的伍永华,不但是仿日小镇的常驻人员,尚多次被派遣至日本列岛各处熟悉当地风土人情,那个日语说得可流利。
他们棣属tls-jy特工处的东瀛情报组,5人一个小队。一路探查着16联队的情报消息,顺带往其的弹药车上用以强力胶,在角落和隐蔽处、粘上个遥控炸弹。
蒋金华已绕过16联队,赶在它到达之前抵达古城子伏击阵地,刚休息一小会、喝口水,日军便已出现。
“金华,日本军官扮得像,炸弹安装干得漂亮,功劳属于你,由你来动手。”
jy特工处的人员免不了与tls的各部主官打交道,自然与武有贵这种大上级熟络。尽管武有贵已获得黄伟康发来的通报,但从蒋金华口里更直接地获得第一手情报,那种吃肥膏螃蟹的感觉、令人兴奋。
非武有贵直辖的蒋金华,可没德国人那种不把非直属长官当回事的胆子,他很激动地说道:
“多谢支队长,等回家一定请您喝酒。好酒洋酒随便上,不醉不归。嘿嘿,自己安装的炸弹自己引爆,好过瘾啊!吆西!”
眼看日军的队列尾部全进入包围圈内,远处的黑暗中、以望远镜观察着的武有贵,一只手高举,说着:
“蒋金华,注意,预备、、、起爆。”
随着命令中的蒋金华按下遥控器上的传感键,“轰”“轰”的一小一大两声几乎没间隔的爆炸响起,如闪电般的光闪间,管田英四发现自己飞上了天空,越飞越高,直到灵魂出窍!
18乘以三,等于54颗80毫米迫击炮弹,在相隔18秒间,精确地一颗颗、如尺子寸量般,分部落在460米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