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看你傲慢

血染军魂 嘉明道者 4342 字 2024-04-22

“我们帮王老师您安装设备,银矿正常生产了便回羊城辞职,与王昌国两兄弟一样举家迁来邹圩,为王老师采矿、选矿和建设及管理有关的铸造、机械工厂,希望王老师能给我们更多的新技术和提示供我们研究,请问可以吗!”

“当然,非常欢迎!如此方对得起我美利坚那个天才大博士朋友,你们不用叫我王老师,样品和技术都是大博士给我的,大多方面我只知道结果而不知晓过程,还得大家一起努力。”

黄政辉、秦政民、赵英彪三人满口答应,他们已彻底被征服。经过新物件展示和畅鹏有意玄奥,再有王昌国兄弟俩的大力吹捧,三人心里谋划着,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绝对名利双收,他们将能够自己创业,不再为别人打工,至于是不是为畅鹏打工,已无所谓了。

周兴国留下足够100人使用半年的“跨世纪牌”系列香皂和洗发水、牙膏等,三人吃过早餐便匆匆赶回县城。有了钱财滚滚的银矿,资金已不是问题,太多的工作要赶着做,哪有心情留下来陪老板喝茶。

不知不觉中,连周兴国都不再叫畅鹏做表哥,而改口叫他老板。

第二天,由于再三强调不能称老师,黄政辉、秦政民、赵英彪三人便学着他人,一路上老板、老板地叫着,与畅鹏行走在前往银矿的路上。覃连雄不但想去看银矿,听说银矿营地有个初具战斗力僮人大队,他死皮赖脸地要求与警卫班一起,共同担任老板的警卫工作。

辛氏兄弟三人也很想去银矿见识见识,但他们知道轻重,已回邹圩兵营,新兵训练和教导队培训任务可延误不得。

昨天下午,周老夫人“单独会见”了辛报国、辛灿、辛武三个堂兄弟,晚上对畅鹏说了句:

“天降大任、忠人后代,人才不可多得。”

如此的一句话,畅鹏知道自己捡到了宝。

10天时间,黄政辉、秦政民、赵英彪三人,着手布置从羊城采购来的小型开采设备、洗矿设备、溶炼设备、发电机组和电线电路等等,把能将银矿石变为纯银的整套设备设施,安装调试完成,并手把手教会6名工匠使用。

机械开矿的功效立即展现出来,矿石越出越快,碾压和粉碎的效率更高,选矿和洗矿已转变为半手工。这边刚运过来矿石,那边不多时,银矿砂已成堆,接着银锭便从机器里吐出来了。相对来说,银子在矿产种内里比较容易开采和提炼。

这十天,畅鹏和覃连雄每天均参与一大队进行的训练和对抗演练,对有别于列兵对决的特种作战,覃连雄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个人的作战水平和指挥能力也有了质的区别,只是他的体力明显不足,每次训练下来,都累得快要垮掉。难怪得,他家里有个如狼似虎年纪的老婆。

由于现阶段晚上也要训练,每天两个小时的文化课调整到下午,宾州守备营副营长郑启明请到邹圩的文化教员,抽调一名到营地给一大队的士兵们上课。文化课规定,不完成每天的识字、写字作业和通不过3天一次的考试者,不能碰枪。

首次考试有9人不及格,导致晚间对抗演练这9个人没武器使用,被对手狠狠戏耍一通,从此再也没有士兵考试不合格。一大队的识字率普遍上升,初小文化提高得很快。

营地同时还调来1名医生,家传中医的他,在羊城学习两年西医。到营地后,他负责培训着医疗班5个僮族女兵,中西医结合,为营地做着保健和防病防疫的工作。

女兵们学习护理的同时,均积极参加文化学习。

为何?因为这是神的旨意,‘布洛陀王’呵呵!

军营里各处热火朝天,越发规范的军事化已在新兵身上体现,而营区建设多由后勤大队与兵营警卫队协助,12个战斗中队已不再参与任何建设工作,除常规执勤替代警卫队腾出工源外,配齐枪支的各中队除了训练还是训练,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和三大状态,非休息时含走动均昂首挺胸,貌似随时能拉上战场。

如此,又过去半个月,管家来请表少爷和姑爷回家,说周老夫人回来了,带回不少的设备和人员。

畅鹏还好说,随时可离开,覃连雄在教导队培训正有瘾,还要督促守备营军官及两个连队加紧训练,他憋着一股劲,自己的老兵部队怎都要超过新兵们,不然就丢脸啦。

可听到是岳母娘归来,覃连雄无奈,不情不愿地与畅鹏骑马赶回邹圩。

畅鹏上马前想了想,命令辛报国布置一下兵营的训练工作,安排好值班军官,随后让他辛家兄弟也去邹圩。

风尘仆仆的周老夫人和3位不到40岁的中年人,在客堂里坐着喝茶,劳苦功高的周老夫人,亲切的对三人介绍自己侄子和女婿,并向两人介绍彰显傲慢的黄政辉、秦政民、赵英彪三人。

三人都留过洋,黄政辉学采矿、秦政民学铸造、赵英彪学机械,都是高级工程师,出于他们所供职的企业都与羊城王家相关联,不得已前来指导采矿设备安装和使用,他们压根看不起邹圩这乡下地方。

畅鹏与他们客套着,对周老夫人表达没能请来更多技术人员的歉意,表示完全理解并致谢。羊城作为清朝末年唯一对外开放口岸,高傲的羊城人哪能瞧得上邹圩这乡野之处,请得人来指导已很不错了。

不过,你们既然来到邹圩,想从我手里跑掉,我畅鹏算白穿越一回。

周老夫人和工程师们进去内堂休息后,畅鹏让管家派人去宾州把周兴国、王昌国、王昌明都请回来,吩咐他们带些成品回来,请他们务必于明天上午到达。

吩咐完,明面上的接风晚饭后,畅鹏一头钻进了密室。

第二天起得不早的他,与几个工程师在客堂喝茶闲聊,直到周兴国三人来到。

随着已进入市场而反应良好的香皂、洗发露正待批量生产,新配方的花露水、牙膏等也已进入试产阶段。具体实施的三人,有太多关于产品批量流水线生产、销售及市场推广和新产品效果等的问题,需要询求指导,对这些并不深奥的问题,畅鹏自然一一作答。

知识分子的通病,让不但是黄政辉几人,连搞军事的辛家兄弟也听得滋滋有味,而三个工程师看到这些在羊城已有耳闻的“专利产品”,居然出自于八桂邹圩的乡下小地方,惊愕的眼神现于言表。

将急需问题解决的王昌国、王昌明,作为羊城老乡,与工程师们聊起些家常和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化工、矿业、机械几方面,本就关联互通,畅鹏不时合适的掺和几句,每每说到判断或结论,都会令黄政辉、秦政民、赵英彪的脸色突变。没多久,三个工程师对畅鹏另眼看待,已不足以说明他们的观点了。

与众人交谈着的畅鹏,虽不具备过于专业的专科知识,‘不吃猪肉、看过猪走路’,他可比在座所有人多出近百年见识,知道大多事物发展的历程和结果。

正所谓‘语不惊人、吓死人’,几人谈及相关化工、矿业、机械方面的话题,他会流露出不过如此的表情,而后对某个研究结论及终端产品作出的概述,令黄政辉、秦政民、赵英彪三人认为这西洋归国者不可思议。

谈论和话题逐渐由畅鹏主导,正当多人叹息民国与外部差别巨大的感慨时。

畅鹏扯个由头,回书房密室拿来iphone手机,给在场的每人拍照、合影,照相对羊城人不稀罕也新鲜,尤其‘那相机’精致之极,感觉玄妙之下,客堂、大门外、天井内院拍个遍,连周老夫人等女眷参与进来。

家中热闹好一阵,畅鹏再回密室,把手机连接电脑,编辑都懒得搞,用相片打印机打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