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刘封沉沉地点头,有了关羽的名字做鼓励,已经不需要他再鼓舞士气了,挥手指向营门,沉喝道:“出发!”
孟达在一旁着急了:“将军,末将不去吗?”
刘封摇头笑道:“若是你我二人都去,这上庸城谁来守?”
孟达一怔,只好咬牙道:“那好,将军放心前去,只要我孟达在一天,上庸城就在一天!”
刘封满意一笑,低声道:“子度的能力我还是清楚的,申耽、申仪新降,其心未稳,有你在,我方能放心。记住,此次出兵要秘密行事,还不能让大家知道荆州之变,否则会影响军心,这上庸城,就交给你了!”
孟达慨然点头,大声道:“末将领命!”
刘封的坐骑是一匹战马,这还是第一次和自己的战马相见,倒也高大神骏,但估计不会是宝马了!
抓着马缰,他心中还是有些害怕,毕竟以前可从来没有骑过马,要是出现失误那可就糗大了,现在只能硬着头皮往上跨。
可能是借用了刘封的身体,还是有些潜意识的动作,他一翻身便上了战马,虽然坐稳了,但还是没有安全感,脚在空中乱蹬了几下,这才想起来这个时代还没有马鞍,不由一阵叹息!
一柄长枪就挂在雕鞍银钩之上,被亲兵擦得十分干净,触手冰凉,略微抬了一下,虽然有些重,但手感差不多!
平复了一下心绪,他夹紧双腿端坐雕鞍,喝道:“赵博听令!”
骑兵副统帅赵博策马来到刘封眼前道:“属下在!”
刘封道:“命你带三百人为先锋部队,到先到汉水河岸准备过河船只!”
“是!”赵博答应一声,带着三百人先行出发。
夜幕笼罩着上庸城,一队骑兵在刘封的率领下悄然出城,向着东南方向疾驰而去。
脚底一阵冰凉,刘封这才发现自己竟然是赤脚出来的,拿过孟达扔下的靴子,胡乱地穿着,心中却在想着关羽夜走麦城的事情。
历史上关羽率关平等从麦城北门冲出,出门没多远便遇朱然伏兵,无奈只能逃往临沮,最后在决石被潘璋引伏兵截路,将他活捉。
看着桌案上简陋的地图,找不到决石这个地方,估计就在临沮附近,关羽从麦城北门逃向临沮,是想直接逃回西川,与上庸救援方向形成一个三角形。
要是直接去临沮救人反而会错过,首先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到那里,要是去早了很容易被人发现,去晚了那可就什么也没了。
以麦城小小的城池来看,估计是坚持不了几天的,加上廖化这一趟最少两三天,再赶到临沮也是五六天后的事情了,很有可能关羽已经被擒了!
想到这里,刘封心中突然一亮,既然吴军不是杀了关羽父子,一定会在擒住关羽等人之后退往南郡,唯一的机会,就是反埋伏吴军,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有了初步计划,刘封一阵怦然心动,摸着下巴想着此举的成功的可能性,刚来到这个世界就要带兵,而且还是千里奇袭救人,他心中也有忐忑,虽然他也是当兵的,但这两种情形不可同日而语。
几乎一整天的时间,他都在筹谋营救关羽的计划,回想着历史上的种种,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天气还未完全放晴,天黑的比较早,刘封马上命亲兵准备出征。
铜镜之中,刘封长得还不错,五官端正,郎目剑眉,很有几分英气,由于常年征战的缘故,身材也很健硕,古铜色的面庞中透着坚毅。
“也是,要是长相一般,恐怕也不会被刘备守为义子。”对本主的长相颇为满意,刘封暗自点头,让亲兵为他换上衣甲。
沉重的盔甲着身,穿戴整齐,心中一股豪情油然而生,征战疆场,马革裹尸,都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的愿望,前一世没有真正上过战场,这一次,一定要浴血奋战,建功立业!
刘封心潮涌动,铿锵有力地来到大营,休息了大半天的廖化气色恢复了许多,见了他哭拜在地:“多谢将军能够发兵救援!”
刘封扶起他安慰道:“廖将军不必如此说,二叔和父王情同手足,我岂能袖手旁观?倒是将军冒死前来为求援,我应该感谢你才是。”
两人疾步走向校场,刘封问道:“不知将军从麦城赶来此处,共用了多长时间,沿途可曾遇到曹军?”
廖化答道:“我逃出包围之后一直被人追杀,慌不择路逃入深山,只顺着大概方向往这里赶来,在山中一条小道来此,却是一条捷径,比往常要早到一日!”
刘封闻言大喜,抚掌笑道:“太好了,那二叔可曾说过要我等如何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