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5章 诸葛亮借东风

提拔 渔阳员外 2145 字 2024-04-22

就是现在,也有很多官员迷信,在建造自己政府办公大楼的时候,要请风水先生,很多贪腐高官,甚至会到五台佛山进行祈祷平安,祈求上苍保护平安着路,还有的,会在家里缝制龙蟠龙袍,进行祈福。

世间事,都能几多说的清楚。神灵之事,更是说不清楚。

孙西浩真就被余中运的话给打动了!

眼下,他恨唐诚,已经恨到了极致,对付唐诚,恨不能无所不用其极。他说:“老余啊,我们即便是想要去求雨,可是,你和我,都不会啊,我们上哪里去找到,会求雨的神士呢?”

余中运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据说啊,在我们汉江省的云中山,就有一位仙人,法号叫博岱居士。此人道行极深,有夺天地之造化,鬼神难测之术,我们只要找到了整个博岱居士,让他出山求雨,以他的本事,定能够为汉江甘南求得几场大雨,如此一来,我们的理由,就更加充分了。”

余中运点头说:“对,不过呢,事在人为,诸葛亮借东风,方有后来的周瑜火烧战船,自古以来,我们就有求雨的传统,传说中上天有雨神,还有能够呼风唤雨的龙王爷,古代,干旱时期,最好的办法就是求雨,遍寻世间奇人方士,摆下供案,杀鸡宰羊,旌旗招展,用来求雨,往往能够收到奇特效果啊!”

孙西浩听后哑然失笑说:“老余啊,这都是什么年代了,你还会迷信古时候求雨的那一套封建残余。”

余中运说:“这个事情,也不尽然,是属于信则有不信则无。这个世界之上,到底有没有神灵,谁也说不清楚,现在,我们的很多奇异自然现象,也是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

余中运就把自己所掌握的有关求雨的典故,讲给了孙西浩。

古代华夏,是一个以农牧生产为主的国度,影响粮食收成的重要因素是雨水。因此,雨水不仅是决定农牧生产的命脉,也直接关系到国库的收入与王朝的稳定。自古以来,祈求风调雨顺、旱年祷风求雨便一直受到上自国君、下至平民的极高重视,因此,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如《周礼apapiddot春官apapiddot司巫》中这样的记载:“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巫师卜卦、儿童舞雩的祭祀方式,是古代出现的最早的求雨仪式。甚而至于出现了商汤舍身火海而求雨于桑林的“商汤祷雨”的壮烈故事。

商汤王就身着白衣,自乘白马、白车,率领众臣到汜水的桑林祷雨。汤王手捧三足鼎,把自己作为祭品,跪地向上天诚恳地忏悔自己的过错,以六件事责备自己,求天快降大雨,以救万民,并剪下了自己的头发、指甲焚烧,以示对自己的惩罚。汤王的虔诚之心,感动了苍天。顿时雷声大起,黑云压头,不多时暴雨倾盆而下。桑林的老百姓们高兴得在雨中连唱带跳,欢欣鼓舞,庆祝自己的胜利。从此,汤王每年都带领宫廷大臣来桑林祭奠,并命伊尹把百姓的歌舞记录整理,取名“桑林舞”。这就是著名的“桑林祷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汤王,在他祷雨住过的大沟旁———汜水城东关外,专门修建了一座庙宇,叫汤王庙。再后来,那里成为一个村庄,叫汤王庙沟。

余中运讲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求雨典故,接着他讲到了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