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1章 渔业镇

提拔 渔阳员外 2283 字 2024-04-22

这个明子镇,镇上人家,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是靠打渔贩鱼为生。

这个明子镇,很大,一条大街,竟然长约2公里,豪华程度,堪比县城,绿化植被,小广场,路灯,彩带,应有尽有,街边楼房鳞次栉比,尽显风流,热闹非凡。街边的饭店和酒店,招牌都是打着品尝湖鱼的由头。也有烧鹅饭店。

秘书高原看到这里环境不错,很繁华,能在一个小镇上,看到如此繁华的景象,实属难得。秘书就建议唐诚,要不然,就在这个附近找一家餐馆,品尝湖鱼和烧鹅。

唐诚看到后,摇摇头,让秘书查阅了下导航,唐诚说:“时间尚早,这样吧,前面过去8公里左右,就是我们甘南地界了,在我们甘南地界上,也有一个渔业镇,好像叫玉水镇,我们就去玉水镇吃饭吧。”

高原一听,挠挠头,羞涩说:“好吧,肥水不流外人田,我们都是甘南干部,应该给甘南人创造税收。”

唐诚呵呵笑了。

车辆继续向前开,行驶了不大一会,前面就来到了甘南省的玉水镇。

按照道理说,这个雅嫩湖很大。又恰在两省交界处,这个甘南省的玉水镇和中原省的明子镇,都是属于渔业镇,都是靠这大湖为生,渔业都是该镇人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富裕程度应该是一样的。

可是,等到唐诚进入了甘南省的玉水镇,让唐诚大跌眼镜,意想不到,玉水镇的景象和人家明子镇相比,那是大相径庭。不一样的感受。仿佛不是一个世界似得。

只见玉水镇,中心街道,不过是长约一里,道路狭窄,店铺稀少,路灯都歪了,到处是一副破败不堪的景象,街上污水遍地,要比那个中原省的明子镇,落后了几十年。好像从一个沿海城市,一下子来到了山村小镇一样的感觉。这个明子镇和玉水镇,真是相差甚远。一个在天上,一个就在地下。

这个戚来第就过去,去客厅里看电视。

整整一个下午,一直剥到晚上七点半。20斤花生剥完了。

而在这个客厅里,看电视的戚来第,竟然是睡着了,晚饭都没有给马玉倩做。

马玉倩欲哭无泪,看了看自己水肿的手指头,她想发怒,可是她忍了忍,也没有给李京兵打电话,而是自己开门,主动的离开了李京兵的家。等到马玉倩出家门,这个戚来第就活蹦乱跳的,自己跑到厨房里,去下面条吃。她还想起来一件事,去了厨房,把马玉倩剥好的花生米,藏到了厨房里,阳台上只剩下2斤剥好的花生米,把马玉倩剥剩下的花生壳,当垃圾扔到楼下去,只留下2斤的花生壳。

不大一会,李京兵回家了。他给马玉倩打过电话,得知马玉倩来过,以为马玉倩在家呢,结果呢,马玉倩没有在家。李京兵就问妈妈,戚来第气愤的说:“这个马玉倩啊,真是太不懂事了,晚饭也不做,让我做,下午呢,我让她帮我剥点花生米,我央求她半天,才剥了一点。就这样了,一共才2斤花生米,我还替她剥了一斤半。”

李京兵问:“马玉倩呢?”

戚来第俏笑说:“让我轰走了,也不给我做饭,我要她什么用啊!”然后,拥过来儿子身体,坐到沙发上说:“儿子,你吃饭了吗?妈妈给你下面条去,窝一个鸡蛋。”

李京兵说:“我单位上有应酬,我吃过了。”

戚来第忙让儿子躺下,说:“那我就给你按摩下。缓解一下疲劳。”不由分说,就按到儿子,给儿子按摩。从上到下,来一个全身的。

可是,故事历来就是东边日出西边雨,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这个戚来第折磨了马玉倩,她倒是心情舒畅了,和儿子一起甜甜蜜蜜,尽享天伦之乐。可是马玉倩呢,却惨了,她回到了自己的家,再看自己的手指,都已经磨出来了血泡了,指甲跟那里生疼生疼的,这是剥了一下午花生壳的代价,马玉倩忍住疼,找了四个创可贴,才把伤口包扎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