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知白羽小友是为何来杨某这里?”杨天佑又问道。
白羽就傻笑了一下,“我来找二爷。”
杨天佑先是一愣,然后看向白羽的眼神就带着点惋惜了。他咳嗽了一声,收敛了脸上的表情才开口,“白羽小友要是找人,杨某还是能帮助一二的。这附近名中带二或者行二的人杨某都略知一二。小友没有找到这个二爷之前,都可以住在杨某这里。”
白羽大喜过望,只知道杨天佑同意自己住在这里了,完全没注意到他话中的其他涵义。
看着白羽又傻笑,杨天佑微微摇头,颇为不忍的往外走了。
到了外面,一个面容秀美的女子正站着等杨天佑呢。见他出来了,便问道:“怎么样?是吗?”
“不是。”杨天佑摇摇头。
“天佑,我看你表情不太对,是怎么了?”女子,也就是云华仙子见杨天佑神情不对,开口询问道。
杨天佑摇摇头,又叹了一口气,“你看看里面那人。”
云华便顺着气窗看了一眼屋里的白羽一眼,回过头来有些奇怪:“样貌不错,目光也纯粹,不是藏奸的。怎么了?”
“我和他说了几句话,发现这人……”杨天佑用食指点了点自己的脑袋,“若不是灵窍未开,便是脑内有残了。无论内残外残,脑残者皆是无药可医的。”
顿了一顿,又说道,“不过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大年岁的内残者,正好他也要找人,我便留了他下来,正好研究一下。就算不能全都治好,说不定也能改善一下。”
云华绽出一个笑容来,“好。我来准备房间。”其实杨天佑和白羽的对话,云华也都听见了,也听见了白羽一见面就要帮忙修门的事情。这年头,金属的门合页哪里是好弄的?各家的院门都是随手扎个半人高的篱笆,进出的时候人抬一下合上,就算是门了,几百里也没个冶匠会修合页的。所以白羽一说要给修门,云华就觉得白羽是个不知世事的。
这夫妻俩说话的时候,门口探头探脑的进来一个额间绑着一条发带的三头身,以至于白羽的全部心神都放在这个三头身上了,半点也没听到杨天佑夫妻俩把自己划归到“脑残者”的范围去了。
白羽看到还吃着手指头的三头身,心里简直就化成了一汪水一样。他赶紧站了起来,就要靠近点幼年期的领导。没想到领导就算是三头身,可反应还是很迅速的:一看见白羽要过来靠近自己,立刻一回头就跑了。两条小短腿前后倒腾得那叫一个快速,啪嗒啪嗒的就跑远了。
还留在原地的白羽脸上的笑容就不见了,只剩下了委屈:我难道长得很难看吗?怎么领导一见到自己就跑了呢?白羽原地蹲下,一双手捧住了自己的脸,嘟着嘴思考着这个问题。
没想到过了没一会儿,那三头身见白羽没有追他,便又跑了回来,还是躲在门边探头探脑的,暗中观察着白羽。
“戬儿,你怎么在这儿呢?你娘已经做好晨食了,快和你哥一起去吃饭去!”杨天佑进门的时候,就看见自己的小儿子杨戬正巴着门槛往里看呢,便顺嘴说道,也不管才两岁的小儿子听没听懂。
等进了屋里,杨天佑就看见白羽蹲在地上,正和巴着门槛偷看的小儿子大眼瞪小眼呢!这一幕,更坚定了杨天佑对于白羽“内残”的判定:没见过谁家这么大的人能和两岁的稚童玩对眼玩的这么兴致勃勃的!
杨天佑想看看这“内残”者到底是个情况,便没有立刻开口说话。
于是这两大一小三个人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平静:杨戬自认为在“暗中观察”白羽,白羽在正大光明的观察杨戬,而杨天佑在正大光明的观察白羽和小儿子的互动。
这么一观察,两盏茶的时辰就过去了。云华领着大儿子杨蛟来叫人的时候,就看到这样一副场景。
“吃饭了。”云华打断了这三个人的“观察”,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把所有人都带到了饭厅里去。
饭厅里摆着一个长条的桌案和两个短案。杨天佑和云华领着杨戬坐在长案上吃饭,而白羽和杨蛟则各自分到了一个短案。
桌上的食器看起来并不比西河子那里好到哪去,但云华是个好母亲,特意吧陶匕的尺寸改动了一下,做的非常小。这样就算是两岁的杨戬也能用陶匕吃饭了。
至于筷子,已然还是没有。
白羽想了想,第一次见到领导的爹妈,是绝对不能太特立独行的,就拿着陶匕当勺子,一口一口的吃了晨食。
杨蛟今年九岁,正是人憎狗嫌的淘气年纪。就算是吃饭的时候也半点不老实,一双眼睛滴溜溜的乱转,明显打着什么主意呢!
等到吃完了晨食,杨蛟吧陶匕、木簋、木鬲一推,就跑出去了。等跑出去好远,才传来他的大嗓门儿:“爹、娘,我出去玩了!”
杨天佑也没拦着杨蛟,和云华对视了一下,都对自家大儿子的小心机不以为然:小孩子出门玩耍,怕家长拦着,便跑到门口的时候再报备。这样家长既逮不到自己、拦着自己不能出去玩儿了,也算是出门告父母了,回来就不会挨揍。
这样的小心机,杨天佑和云华只会觉得可爱,无伤大雅的,自然不会阻拦。
作者有话要说:替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