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傻人有傻福

鉴宝黄金手 天牛行空 2183 字 2024-04-22

“捡漏儿价?”

“嗯,”殷晓静使劲儿点了一下脑袋,然后伸出两根手指,“我只花了两千块,怎么样,厉害吧?”

“厉害,太厉害了,”他夸了一句,“可你还说是从哪儿弄来的呢,不会是古玩市场上吧?我觉得这个概率不高,古玩市场上那些人虽然也经常走宝,可这件山子太好鉴定了,古玩市场上随便抓个摊贩过来都不会看走眼。”

殷晓静眨眨眼道:“还是你厉害,不错,这不是从古玩市场上买的,”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神神秘秘的问道:“还记得上次在盛世古玩店碰到的那个老太太吗?”

盛世古玩店?

徐景行一下子想起了送给妹妹的那只弥勒佛挂坠,那只神奇的挂坠就在盛世古玩店买来的,不过那挂坠的原主人不是那家古玩店的老板,而是一个老太太,当时老太太是捧着一只樟木雕的长眉罗汉理想去兜售,那只弥勒佛挂坠就藏在长眉罗汉里面。

因此他连忙点头,“记得记得,我当然记得,难道,这山子就是从那个老太太手里买的?”

殷晓静得意的点点头,“我前些日子跟的一个新闻,恰巧就发生在那个老太太的村子里,想到你在那个老太太手里捡了个漏儿,我就借口采访进门看了看,进门的瞬间看到这只山子,感觉很不错,就直接买了下来,嘻嘻。”

这算什么?傻人有傻福?

这都能捡漏儿,让那些靠捡漏儿为生的人听到了岂不是要嫉妒到冒火?

不过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那个老太太家里还有多少宝贝?还有没有漏儿可捡?如果还有,还有多少?

透过包浆断年龄,这是一个合格的古玩鉴定者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当然,包浆这东西没什么准数,不同材质、不同保存环境都决定着包浆的厚薄以及质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包浆在古玩鉴定中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经验丰富的玩家就是能根据包浆来判断物件的大致年龄以及保存状况,比如说老杨同志,老杨同志大字不识一箩筐,在古玩鉴定方面也不算什么高手,但通过包浆来断代却是他的绝技,这一手,在半岛地区都能排的上号。

这技能可不是天生的,也是别人教不会的,而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当然也很依赖敏锐的视力和直觉。

徐景行在鉴宝方面的经验自然不怎么丰富,但视力好,直觉强,记忆力异常出众,所以跟着老杨同志真学了不少东西,学到的那些东西,这个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当然,他能做出这种判断,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只寿山石山子摆件外表的包浆特别出色,润泽饱满,品相很好,年代感非常强烈,而且很完整,整体特征特别的明显,而这样的物件最利于鉴定,基本上是个行内人就能看出这一点来。

所以他做出这样的判断并不算难。

然而殷晓静是个外行人啊,她是怎么买到这样一件宝贝的?是花了大价钱?还是找了行内人掌眼?

他可不觉得殷晓静会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从一个纯粹的外行进阶成内行人。

所以他眉毛一挑问道:“这山子怎么来的?”

“山子?什么山子?”殷晓静有点茫然。

果然是个外行,连“山子”这个称呼都不知道。山子其实就是山石造型的雕件,一般专指类似造型的摆件,玉石、寿山石、鸡血石、陶瓷、金银等材质做的山水题材的摆件都能叫做山子。

只是一般人还真不清楚这个称呼,猛然听到还以为这是某个人的小名呢,据说周振山年青的时候小名就叫“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