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还是简单点好,免得浪费时间。想聚餐,到了柯城有的是机会。
结果就是他竟然早早的就睡着了,连丁树怀什么时候回来的都不知道,醒来就是第二天早晨六点半了,等他洗漱完毕,安心他们才各自醒来,吃过早餐离开彭城时,已经是八点钟了。
这一次,有刘毓芬在前边带路,他心里踏实了许多,不用再死死的盯着导航仪寻路了。而且刘毓芬还特别仔细的准备了两只对讲机,前后车交流的时候非常方便,他甚至在对讲机里跟丁树怀聊了一会儿,聊到昨天下午参观彭城汉画像石艺术馆的经历时,丁树怀还懊悔的直拍大腿,说早知道就该在彭城多留一天的。
他们一路南下,三个小时左右抵达合州,在合州吃了一顿饭休息了一会儿才继续赶路,这次没有再停歇,在下午四点钟左右抵达柯城。
柯城也算一座历史名城了,更是一座文化名城,还是江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自古就是浙、闽、赣、皖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以至于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的说法。
当然,柯城最广为人知的一个故事是烂柯山的烂柯人王质。
传说晋代时期,信安郡人王质上山砍柴,看到一群童子在下起唱歌玩闹,他觉得有趣就在旁边围观,其中一个筒子给了他一个枣核一样的东西让他吃掉,他吃掉以后竟然不觉得饿,就那么一只看。等童子问他为什么还不走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砍柴斧斧柄已经烂掉了,到了山下才发现人间已经换了岁月。
这就是最著名的烂柯人的故事。
当然,这个故事还有很多版本,但都大同小异,主角都叫王质,都有观棋的经过,也都烂过斧柄,“观棋烂柯”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
从那以后,原本叫做石室山的山脉,被更名为烂柯山。
也是从那以后,烂柯山成了文人雅士来到柯城的必蹬之山,更是被无数文人写入诗句戏曲小说中,让烂柯山和柯城越发的闻名遐迩。
{}无弹窗艺术馆的门票不贵,还可以租借语音导览机或者导游,租金也不高,但里面卖的拓片却都不便宜,一件就是二三百,如果尺寸大点,可能会更贵。
虽然是原拓后印刷出来的,但用的都是不错的生宣,印刷的也相当精致,最大程度上保留画像那种古拙但流畅的神韵,所以这个价格倒也还可以接受。
不过就这也花掉了一万多块,如果不是他的钱不多,不敢大手大脚的乱花,一定会将看中都得全部都买下来。可惜,现在的他只能想想而已,因为艺术馆里的拓片数量太多了,全部买下来,好几十万都不见得够用。
至于原拓,他想都没敢想。
艺术馆里就有一部分原拓在展览,甚至还有一些书画家的钤印,可他只能看看,因为原拓太珍贵,都是独一份的,真要出现在市场上,价格可能会赶上一般书画家的小幅字画了。
原拓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只有那么一幅。也就是说,一件画像石出土,只能拓一次,这是为了最大程度上的保护那些画像石,因为频繁的拓片会对画像石本身造成轻微的破坏。
所以收藏不起原拓,收藏点印刷的拓片也不错。
当然,他买这些拓片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为了收藏,更多的是想从这些拓片上了解和学习汉代雕刻艺术,汉代是华夏各种文化承上启下的一个时代,多了解这个世界的艺术风格,真的可以提升他在雕刻技艺方面的造诣。
拿到这些拓片,他直接找了一家快递寄回岛城,这才跟安心返回酒店。
本以为丁树怀能在晚饭钱赶到,可等到七点钟都没来,忍不住打了个电话,结果还在路上,说十点左右才能到。
得,他跟安心继续去那家菜馆吃饭。
这次除了把子肉和辣汤外,其他菜式都换了,反正彭城好吃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