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缺乏重装备,以步枪为主的中国军队面前,也是个头疼的问题,士兵骑在马上,马跑得太快,轻易的不好瞄准,等到瞄准的时候,骑兵已经杀到了面前……不过,这次,踩着板凳和梯子趴在战壕之中瞄准的步兵们可不怕了,都是一脸看好戏的表情,因为在他们的前面,还有好几层碉堡阵地等着他们呢,在穿透力极强的马克沁重机枪面前,就算是穿着铠甲,
一样被打成筛子!
“开火!”对重机枪而言,两千米是有效射程,一千米则是死亡射程,待到鄂军骑兵部队冲进了一千米的死亡禁区之内,八个碉堡率先开火,这八个碉堡配备了马克沁重机枪,八挺重机枪,已经是第七师全师的家当
了。不对,还不算,因为还有六挺在大关阵地,并不是每一个军阀都像鄂军那样富得流油,什么都有,滇系军阀就很穷,重机枪这种好东西,攻城略地必不可少的杀伤性武器,袁兆龙的青年军里边,已经配备到了每个连都要有一挺,再不济,起码也要一个营配备一挺吧,在滇军这里,一个团能有一挺算不错的了,因为唐继尧这个领袖无法做到一碗水端平,滇军各部队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远近有别,对于装
备和军饷的配备,唐继尧有着不同的算盘……
可不管怎样,火力差距带给自己人是惨痛的教训,挨打为什么,谁让你们的装备太差劲呢!
哒哒哒……子弹划出枪膛那悦耳的铜声想起,攻守之战瞬间开始!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远程火力压制,利用独占先天优势的炮火轰击敌军阵地,打掉其有生反抗力量,为骑兵和步兵突击清除障碍,这是鄂军作战的惯用套路。军阀们采购军备,都是一副花钱不眨眼的德行。袁兆龙也不例外,不过鄂军相比较起其他军阀们,得天独厚的地理工业基础是鄂军军事力量保证足够强大的倚仗。清末的洋务运动开创的兵工厂和制造厂能够为鄂军提供大量的轻武器,在军火市场上,可
以少花不少的冤枉钱,因此,袁兆龙在对外军火采购从来都是以重型火力为主。当军阀们尚在为一支枪要打八折还是九折的时候,袁兆龙的鄂军已经将大口径的野战炮装备进了部队里,等到军阀们开始考虑火炮口径和杀伤力的时候,鄂军便引进了坦克。当军阀中终于已经有一个叫张
作霖的家伙赶上了他的节奏,在奉军之中配备坦克的时候,而袁兆龙轰炸机编队已经开始沿着长江飞行巡航了……
在军备竞赛的长跑中,袁兆龙这个第一名,始终领先第二名一个身位,第一名和十名开外的选手比赛,这不叫比赛,这叫虐待……鄂军的炮火可以对着北闸滇军阵地轰击8个小时不必停歇,而且是中远程炮火轮番的轰炸。相比之下,滇军那点儿可怜巴巴的炮火就不存在反击的必要了,从早上七点钟一种轰炸到中午十一点钟,也不知鄂军打掉了多少的炮弹,终于在十一点一刻的时候,连绵不断的炮火轰炸停止了,滇军的士兵们可算是有了喘息的机会,大口大口的呼吸新鲜空气,不过这新鲜的空气纯度远不如自己呼出来的气息纯洁,空
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都不敢张嘴,怕是一张嘴,便会吸进去无数的火药,抽烟的时候,会把自己给点燃。“鄂军的这群王八蛋们,耗子扛枪窝里横,这么猛的火力不敢对着洋人和小鬼子打,就会打咱们自己人!忒不是东西了!”滇军的士兵一边骂着,一边从战壕中探出头去,按常理说,炮火打完了,一会儿就
要轮到步兵或者是骑兵来进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