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间拖得越长,对北洋越不利,会给老百姓们造成一种错觉,老百姓会以为军政府已经具备了同北洋政府分庭抗争的实力,会使更多被误导的老百姓继而转向支持军政府。
还有革命党那蛊惑人心的煽动能力太强大了。
……
同时关注着战局进展的还有袁兆龙,虽然不想插手他们之间的事情,但也要知道会不会威胁到他的利益。
尤其是北洋同时两路用兵,四川、湖南,一左一右,与湖北擦肩而过。鄂军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也提防着北洋忽然间给他一下子!
袁兆龙这段时间里也没闲着,又是大发战争财,护法军人多了,所需要的武器装备也多,放眼国,又有几家兵工厂的实力强过于汉阳制造厂,只能望其项背,没有逾越的可能性。
汉阳铁厂的规模又扩大了,带动了兵工厂和铁矿场的繁荣,以钢铁为主营模式的重工业发展的有声有色。
又是一家分厂的剪裁仪式,为了体现对重工业的支持,袁兆龙亲自出席仪式。
仪式邀请了社会各界乡绅名流出席,其还有不少有声望的无党派人士。
咔嚓,大剪刀一剪,红色的丝带分成两半,记者们按动相机的快门,咔嚓咔嚓!
袁兆龙的形象印在了底片,明天的新闻标题图片这有了。
面朝着来宾们,袁兆龙说道:“今天是个可喜可贺的日子,荆门铁厂的成立,标志着湖北的重工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发掘更多的铁矿,造更多的船舶,利用湖北天然的漕运优势,带动湖北整体经历水平的提高!这是我们要走的第一步!我们的未来充满着机遇,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
台下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学究,推推鼻梁的老花镜,质问道:“敢问台的这位督军大人,兵工厂和铁厂在湖北已经有好几家了,据我所知,来自北洋和军政府的武器订单才是扩大规模的根本原因。
老夫活了八十多年了,风风雨雨经历过,从鸦片战争到最近的护法战争,打仗打了几十年多年,清政府、革命党、北洋都在嚷嚷天下太平,可也不见老百姓们真正的过好日子。
老夫活的年岁久了,剩不下几年活头了,只想替小辈们问一句,天下太平,究竟在何时?”
本书来自
第四百三十五章护法风暴(二)
也是因为这两三个马身的距离,却给护法军骑兵带来了灭顶之灾。
北洋军重机枪瞄准了跟在北洋骑兵身后的护法军骑兵部队,疯狂开枪扫射。
重机枪吐射着金光火舌,无数的子弹打在骑兵部队们的身,人马枪,纷纷落地,人仰马翻,护法军骑兵遭遇攻击,几乎全军覆没……
寥寥无几的几个骑兵带着一群无主的战马狼狈的逃窜回了营地。
指挥这场战斗的军政府参谋总长李烈钧看着败兵如潮的护法军又一次的进攻失利,不由得叹了口气,这一幕的场景仿佛回到了四年前的二次革命期间,他的江西讨袁军兵败如山倒的场景……
经过了4年的图谋与发展,他仍然不是北洋军的对手。
“通知前线作战部队,让他们撤回来吧,休整几天,再做打算。”
眼瞅着进攻无望,反而造成越来越多的伤亡,李烈钧放弃了继续作战的打算。
北洋做的准备相当充分,再这么拼下去,吃亏的只会是他们自己。
湘潭的战斗,护法军虽然在第一阶段的进攻受挫,但双方在战争的表现势均力敌,也没有让北洋军占到太多的便宜。
基本算是以平局而收场。
李烈钧对此较满意,毕竟起来四年前,要进步的多了。
只是北洋军在战场出工不出力,差劲的表现令傅良佐很生气,在他的作战计划,两路兵马同时出击,双管齐下,横扫湖南护国军不成问题,然而仅在湘潭被挡住了前进的脚步,让傅良佐生气且不说,而且也让远在北京密切关注事态进展的段祺瑞也很不满意。
“狗日的,这仗是怎么打的!区区一个湘潭都拿不下,手里的枪是朝着天放的吗!啊!一群没用的东西!”
仗打得不顺利,让傅良佐暴跳如雷。
对着手底下的一群军官们劈头盖脸的一通训斥,唾沫星子横飞。
“老子从来都没有见过向你们这么窝囊的兵!知道吗,刚才段总理来电了,询问我们仗打得如何了,庆功宴都准备好了,再看看你们的表现,一群草包,让我怎么回答总理!草包,草包,一群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