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将希望寄托于支持他北洋军能够击败鄂军和滇军。
“哼,护国军,老子倒要看看是你们硬要保护的华民国笑到最后,还是朕的华帝国取而代之!”
袁世凯的眼睛里散射出锐利的光芒,这一刻的他,已经无法阻止……
曹汝霖低头叹气,他不敢说一声反对意见,疯了,都疯了,权力真的会令人疯狂吗?
做总统难道不好吗?高高在,大权独揽,为何偏偏要去做那万人唾弃和反对的皇帝呢?
想不通,真的想不通……
位者的思想真的是难以捉摸,或许真的如同某一位智者说的那样,人心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得陇而望蜀,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骗了我!大总统骗了我!”
在南京,冯国璋心里不是滋味,袁世凯签订了二十一条密约,换取日本人支持当皇帝,这个消息对他而言,几乎是晴天霹雳。
原来袁世凯早不把他当成自己人了,对他是一句实话都没有,防备着他,这让冯国璋很难受,忽然间失去了信任。
“呵呵,我一直固执的以为,袁世凯一直拿我当心腹,当兄弟,现在看来,果真是他太愚昧,愚昧!呵呵……”冯国璋自嘲的苦笑道。
想当初,袁兆龙主动求和示好,曾经说起过,如果袁世凯想当皇帝怎么办,那个时候他还不相信,以为只是说着玩,破坏他与大总统之间的感情,随后这几年里发生的事情,无一不朝着袁兆龙当初预言的那样进展……
冯国璋的态度也在一步步的发生着变化,从开始的一点不信到后来的将信将疑,再到最后的失望透顶。冯国璋终于对袁世凯是彻底的死心了。
袁世凯称帝让冯国璋感到失望,袁世凯将冯国璋排挤在外,让他是彻底寒了心,在终极的野心面前,原来跟随他几十年的老臣居然这么不重要!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不得不承认,袁世凯称帝过程,将冯国璋这一干原本忠心耿耿老臣排除在外,是一步昏着,袁世凯有没有成为真正的皇帝,谁都不知道,但他成为彻底的孤家寡人倒是真的。
本书来自
第三百二十章从此陌路人
“你的意思是说冯国璋和段祺瑞也会一同造反,对吧?”袁世凯替他把剩下的话说了出来。手机端
“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有些忧虑而已,毕竟这年头,人心叵测,谁都信不过,况且这个时候,冯国璋和段祺瑞仍然没有站出来表态声援大总统。也有可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吧,是我想得太多。”
在曹汝霖眼,手握重兵,镇守一方的冯国璋和段祺瑞倘若造反,这威力和厉害程度可要鄂军严重的太多。
“嗯,你的担心不无道理。”
袁世凯也认为曹汝霖的话有理,冯国璋和段祺瑞虽说同属于他的部下,可也是坚定的反帝制主义者,他们支持自己做总统,但不希望国再度产生皇帝。
从一开始,二人没有站在自己这一边,最可气的是段祺瑞,三番五次的在自己耳边强调当皇帝的坏处,不赞同自己称帝。
倒是冯国璋还好一些,经常来向自己表忠心,不过这两年里,自己对冯国璋也心生间隙,对他也逐渐的疏远,疏离,恐怕现在的冯国璋同段祺瑞一样,也成了一个坚定的反帝主义者。
都是他自己一手将他们一个个的推向了对立面。
野兽从来独行,牛羊从来成群……
在这条称帝的道路,他抛弃了他的国家,他的子民,以及将他带到现在这个地位的北洋……
曾经一个个的拥簇者现如今却成了一个个的反对者,当年怎么把他捧到总统位置的,现在怎样把他从这个位置拽下来!
袁世凯现在陷入到一个举步维艰,进退两难的地步。
“大总统,或许咱们现在收手还来得及,若是咱们强行如此,怕是兵戈之祸无法避免。”
曹汝霖心有些暗暗后悔,后悔当时站队之际,没能第一时间劝阻袁世凯打消称帝的念头,非但没有,反而推波助澜,以至于到今天这个难以收拾的地步,曹汝霖没有信心以袁世凯目前所掌控的力量能够同时应付这么些个的反对派。
一个袁兆龙和一个蔡锷足够让人伤透脑筋了,若是再加冯国璋和段祺瑞,对称帝派而言,无异于是灭顶之灾!
曹汝霖现在心存侥幸,希望袁世凯能够取消称帝这个想法,率先服软,第一时间否认二十一条密约的存在,各路起义军自然而然的各自散去,一切都将重回正轨。
当然了,这一切都仅仅只是曹汝霖重压之下,一厢情愿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