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溥伟说的是慷慨激昂,唾沫星子都落在了棋盘,好像他是站在袁世凯这一边似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袁世凯着想,忠心耿耿。袁世凯怎会不知道溥伟居心险恶,恨透了他,怎么会好端端的为他做打算。
但每个人都有命门,说别的还好,袁世凯不畏惧也不为所动,但一说到皇帝梦,袁世凯好像是一条被掐住了七寸的蛇,这是他梦寐以求多年的梦想,除了自己的儿子以外,从未与外人提起过。
如今溥伟直接冲击到了他隐藏在心灵最深处的弱点,看起来袁世凯脸的表情自然沉稳,古井无波,好似不为所动,镇定自若。
但他眼睛闪烁着的一抹精光说明他心理活动远脸的表情要精彩。
一个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表情,可永远控制不住自己的心。
溥伟不很强,专克袁世凯……
再一次踏了久违的北京土地,袁兆龙也已不再是当初的袁兆龙了,湖北革命军大旗一改,摇身一变成了北洋鄂军。
他也从革命首义的革命英雄成了人人喊打的北洋叛徒。
袁世凯只用了一件军服和军衔便无声的瓦解了民党内部的统一和信任。
如今,袁兆龙又换了那件军装礼服,许久没有穿过了,现在穿,一如既往地的合身。
总统府,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三位北洋大佬居于最前,此三人一年到头未必聚集到一起一次,如今三位大佬齐聚,由此可见,这一次的北洋将军大聚会的规格将会是高于之前数倍。
三人,尤以王士珍资格最老,年纪最大,地位最高,连段祺瑞、冯国璋都要礼让三分。
王士珍也是北洋三杰最沉默的一个,不好似段、冯二人之间争斗不休,但不争,并不意味着懦弱。
连袁世凯吩咐王士珍,也要用一个请字。王士珍是北洋最特殊的一个,袁世凯当年在小站练兵,第一个找到的是他,之后才是段冯二人,王士珍凭借出色的才能和卓越的能力,很快博得袁世凯的青睐,委以重任,每逢遇到大事,总要找他探讨。
王士珍也是个怪人,袁世凯一手提拔于他,将他视为心腹。袁世凯被清廷迫害之时,王士珍与袁世凯共进退,辞官不做。辛亥革命,清廷覆亡之际,王士珍又站出来为清廷争取优待条款,等到袁世凯成为大总统之后,王士珍再度辞官,袁世凯一再相请,王士珍坚决不出,后来总理一职才落到段祺瑞的头。
总之,王士珍是个怪人,一个有忠心的怪人。袁世凯遇难处,王士珍站在他这边,这是报他知遇之恩,是为义。
大清国大厦将倾,王士珍全力为清廷争取利益,是为忠。
王士珍不认为自己是英雄,是枭雄。
乱世,只想做一个忠义两全之人。
王士珍本不该来的,已经辞官许久,闲人一个,本想此退出政治,远离权力心,但袁世凯又岂会让这么一个能人白白荒废,何况正值用人之际。
这一次又被袁世凯给请了回来,说来也好笑,是被大公子袁克定生拉硬拽,架了汽车,送到了总统府,授予了陆军将一职,统帅陆海军大元帅办事处,不管是北洋系还是民党派,亦或者是立派,凡是隶属于华民国战斗序列的部队全部都在他的管辖之,实权最大,可见袁世凯对他的信任是何其之重。
袁世凯请回王士珍,设立陆海军大元帅办事处,其用意便是为了针对段祺瑞和冯国璋二人。
北洋三杰,为首之龙王士珍隐退,第二个数得的便是北洋之虎段祺瑞,段祺瑞不停的扩张势力。
段派的势力愈来愈强大,很快的引起了排在第三位的北洋之狗冯国璋的不满,冯国璋自恃不段祺瑞差,更何况段祺瑞在军的扩张严重影响到了他的利益,同样心高气傲,不甘心屈服于段祺瑞的冯国璋展开了与段祺瑞的竞争,虎狗之间斗来斗去,从北京斗到广州,从军斗到军外,派系党羽之间的内耗严重折损了北洋军的战斗力。
袁世凯不希望看到北洋将军内部火并这种事情的发生,明里暗里多次敲打二人,二人也多次保证再不争斗,相亲相爱,每一次都是一样,阳奉阴违,背地里该是如何还是如何,让袁世凯伤透了脑筋。
有人的地方有争斗,任何团体,党争不可避免。段、冯二人都是袁世凯必须仰仗的重臣,袁世凯不管选择支持谁,都会引起另一人的不满意,最难的是在两者之间掌握平衡,袁世凯很纠结。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