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一切已经安排妥了。”
“梓武,做的不错。”
“父王,接下来我们要如何做呢?”
信王把玩着手中的琉璃手串,嘴角向上扬起道:“明日一早,我们的皇上就会醒来。”信王说的这一声“皇上”别有意味。“这几天京城治安不太好,九门提督该换换人了。”
第二天一大早,皇后虔诚地请道士在天坛做法。那布道的阵仗真是大的令人咋舌,虽说宫里巫蛊这类的事情默认为禁忌,但是皇上昏迷不醒,不管谁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让皇上醒过来,谁还在乎方法?
那为首的道士口中念念有词,周围的火盆里都是旺火烧的黄纸写的没人看懂的文字。在道士的后面是那些从宫里搜出巫蛊之物的妃嫔,那几个妃嫔平日里仗着受宠飞扬跋扈,如今却跪在地上相互依偎着抱成一团瑟瑟发抖。皇后在道士摆的阵仗另一侧,虔诚地跟着道士口中念念,也不知道念的是什么。
文武百官都被召集到了天坛,表明虽说都是一片虔诚,但是内心却各不相同。有人觉得皇后娘娘对武皇情深似海;有人觉得皇后娘娘不该用这种招摇撞骗的道士,太有失体统;有人心里冷笑,只是冷眼旁观看这一出闹剧如何收场。罗溪和拓跋曜也在其中。两人看这乌泱泱的一片,相互看了一眼,会心一笑,彼此都明白了。
拓跋曜:这皇后还真能蒸腾,弄了这么大的场子做戏给朝堂上下,也是下了不少本钱。
罗溪:看来武皇晕倒绝对和皇后脱不了干系了。
互听道士口中念咒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高喊一声:“妖魔鬼怪快快离去,否则本仙要你魂飞魄散!”
巨大的火盆上忽然冒出一股青烟随风飘散,紧接着养心殿的丫鬟忽然跑过来喊着:“皇上醒了,皇上醒了。”
武皇醒了,这无疑对齐国人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而让武皇苏醒这件事的头功当然要给皇后。一时间对朝堂上下文武百官,后宫妃嫔对皇后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各地进献上来的宝物甚至直接搬到了皇后的慈恩宫。赵皇后一时风头无两。
不出众人所料,武皇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召见皇后。
皇后第一时间带人冲到了养心殿,泪眼婆娑地看着刚刚醒来的武皇,竟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还是武皇先开了口:“皇后,这段时间真是辛苦你了,你对朕的好朕记在心里,日后定要好好补偿你的。”
皇后听了武皇的话不住地点头,幽咽道:“皇上,这日后真的要好好注意龙体了,臣妾不过做了臣妾该做的事情,只要能让皇上醒来,臣妾就算粉身碎骨也无所谓。”
武皇微笑着帮着皇后擦擦眼泪,笑道:“傻丫头,朕不是好好的吗?”
武皇给皇后擦眼泪这件事在周围人看来是两人夫妻情深,可是对皇后来说却是深深的震撼,因为武皇对她从来只有尊重,宠爱,不会有温柔,体贴。擦眼泪如此温柔体贴的动作竟让皇后看着武皇看痴了眼。当武皇的手擦完了眼泪要拿开时,皇后一把握住了武皇的手,贴在自己脸上,幸福道:“皇上,日后可不要再吓唬臣妾了。”
周围的奴才们看着武皇和皇后如此,便识趣地无声退出养心殿,却无人发现养心殿的上方有两道黑影曾经悄无声息地划过。
{}无弹窗
信王回到府中,他的长子东方文,次子东方武早就静候在书房。
信王:“文儿,让你准备的事情怎么样了?”
东方梓文回答道:“父王,这两天已经把太仆,宗政,奉常的主要管事都换成我们的人了。廷尉一直是皇上直接的管辖,那里我们没什么机会动手。除非特殊事宜才有机会。少府是太子的地盘,我们的人在那里没能得手。至于典客府,制粟府是韩内史把持着,他与琨王甚好,这次没能扳倒琨王,韩内史便不会动摇。”说着将一份名单递给了信王。
信王又问:“武儿,你那边如何了?”
东方梓武回答:“父王,三十万的黄金军已经准备就绪,时刻等候父王的调遣。”
信王想了想,点点头。
信王有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都很出息,长子善文,次子善武,从这两个孩子两三岁便能看出他们的聪慧,信王便给孩子以文武起名,希望他家后代文武双全。
信王是经历过改朝换代的臣子,他深刻知道若想在朝廷上说的算,不仅要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更要有自己人在权利的部门全心全意支持,否则即便有再高的地位也是被架空的。趁着这段时间武皇生病,信王指示两个得力的儿子在齐国内各个部门活动,要自己的人占领各个部门的主要位置。
齐国上下分三公九卿,三公即为丞相,御史大夫和大将军。九卿为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政,少府,制粟内史。
当下丞相为赵国忠,也就是赵皇后的父亲,当初这个赵国忠是辅佐武皇上位的功臣,重权在握,当然这也是赵珍能当上皇后的主要原因。
御史大夫曾经是惠贵妃的父亲杜睿,也是辅佐武皇上位的功臣,后来告老还乡,举荐了现在的御史大夫关天昊。这个关天昊是个极其正直的人,也非常的忠诚。
大将军是先皇后以及现在的娴妃的父亲杨飞虎。手握兵权,但是常年驻守在西北边塞。
九卿即为三公之下的部门首领,卫尉总管皇宫守卫,郎中令为皇帝贴身暗卫在外的官号,太仆长官宫廷车马,廷尉掌管司法,典客掌管外交,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宗政掌管皇室内部事务,相当于宗人府以及皇宫内务府合集,少府总管齐国上下制造业,制粟内史掌管国家农业。
短短几日,东方梓文已经把太仆,宗政,奉常的主要位置掌控在手,而东方梓武则掌控三十万兵马,这些兵马并不是齐国的军队,而是信王手下的私兵。
当初武皇登基,信王护主有功,被默许拥有私人军队,只是当时的兵马不足十万,对外只是宣称有五万而已。经过多年的经营谋划,这只私人队伍已经扩大到三十万,足以见得信王手段不凡。
可是拥有这些权利并没有让信王满意。信王看着名单,摇了摇头。
“没想到他还真有几分本事,看来这一步我是势必要走了。”信王看向东王梓武:“我让你准备的人你准备好了吗?”
东方梓武低声道:“准备好了,只是父王确定要这么做吗?”